[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82292.4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0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倪奉尧;王立凯;王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03F5/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天柱 |
地址: | 273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刚性 检查井 柔性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涉及市政工程管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圈易受磨损、塑料管道与检查井之间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塑料管道端部的电熔管箍,电熔管箍第一端外周侧套设有凹腔适配件,凹腔适配件与电熔管箍之间设置依次设置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凹腔适配件外圆面加工有多道环形的T型沟槽,整体的连接结构件为全塑胶结构,耐酸碱腐蚀、后期维护成本低,可使管道具备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抵消一部分因地质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接头损坏、泄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检查井及砖砌检查井自身强度高,使用周期长,后期维护成本低,在与塑料管道(PE管道/PVC管道/双壁波纹管等)连接时,因混凝土等刚性材料与塑料韧性材料间收缩率差异较大,如果排水塑料管道直接与检查井相连接,二者连接过渡处会出现渗漏的情况。目前普遍采用密封圈的形式来防止渗漏,实用新型CN204083636U公开一种圆环三边形密封圈,实现管道通过密封圈与混凝土检查井的密封连接,密封圈遇水膨胀后,实现紧密密封。
发明人发现,采用塑料管道通过遇水膨胀密封圈与混凝土检测井连接的形式,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管道一端出现拉拔的情况,会造成管道与检查井之间密封圈的磨损,进而降低密封性;同时,如果采用遇水膨胀密封圈,虽然其遇水发生膨胀,会增强密封效果,但是当管道水量较少(非满管状态)时,局部位置的遇水膨胀胶圈可能因膨胀量不足导致密封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避免了密封圈与刚性检查井的直接接触,保证密封圈不受刚性材料的磨损,同时采用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的双重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与刚性检查井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塑料管道端部的电熔管箍,电熔管箍第一端外周侧套设有凹腔适配件,凹腔适配件与电熔管箍之间设置依次设置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凹腔适配件外圆面加工有多道环形的T型沟槽。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电熔管箍内圆面设置电热丝,外圆面设置多道环形的沟槽,沟槽包括遇水膨胀密封圈沟槽和普通橡胶密封圈沟槽。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遇水膨胀密封圈沟槽设置在普通橡胶密封圈沟槽两侧,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安装于对应沟槽上。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沟槽靠近电熔管箍第一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靠近电熔管箍第二端的遇水膨胀密封圈沟槽与电熔管箍外圆面形成限位台阶。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电热丝设置在电熔管箍第二端。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电热丝在电熔管箍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有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沟槽槽底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凹腔适配件内圆面直径大于所述电熔管箍外圆面直径,小于遇水膨胀密封圈和普通橡胶密封圈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凹腔适配件外圆面填充有混凝土。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2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阀座焊接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