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桶渗漏液体收集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64981.2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翁孙贤;涂承谦;江世雄;王重卿;孙玉波;李熙;林超群;陈垚;林其建;车艳红;邹焕雄;张锋;吴意云;陈鸿;吴文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17/0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桶 渗漏 液体 收集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桶渗漏液体收集预处理装置,属于废油收集技术领域,包括中空设置的框体,框体内部设置有将框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腔室一和腔室二的隔板,腔室二内设置有油水分离装置,腔室一与腔室二通过抽液管连通,且抽液管上设置有泵体一,腔室一内设置有将腔室一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过滤机构,上腔室与储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油桶渗漏的油液进行过滤,减少油液内的杂质,并且清洁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桶渗漏液体收集预处理装置,属于废油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企业中充油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分接开关等设备。变压器下方设计有集油池,变电站另备有事故油池,滤油设备底部使用接油盘或其他的收集装置以防漏油。检修工作中回收的废油用专用油桶集中存放,统一带回处理,油桶通常集中放置在暂存舱内。目前,油桶存储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油液渗漏的情况,油液渗漏之后通常会将油液收集起来,避免对地面或者油桶储存区域造成污染,但是目前在渗漏的油液的收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收集后的油液内的杂质沉底,难以清理,大大增加了维护清洁成本的问题。
公开号为CN2154772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基于称重传感器的矿物油智能暂存舱盘点与泄露预警系统,包括智能暂存舱本体,所述智能暂存舱本体一侧设置有无线传输终端,所述无线传输终端连接有智能管控平台,所述智能管控平台上连接报警器,所述智能暂存舱本体一侧壁上安装有门体。
上述参考例能够在矿物油泄漏时,通过在支撑垫上收油孔的设置将矿物油暂时收存在收油孔中,避免泄漏到地面造成污染,但是对油液进行处理时只能一一地将各防渗漏托盘拆除再将油液进行运输、处理,并且油液的杂质在防渗漏托盘内长时间未处理可能发生沉淀,大大增加了维护清洁成本,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油桶渗漏液体收集预处理装置,其能够对油桶渗漏的油液进行过滤,减少油液内的杂质,并且清洁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桶渗漏液体收集预处理装置,包括中空设置的框体,框体内部设置有将框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腔室一和腔室二的隔板,腔室二内设置有油水分离装置,腔室一与腔室二通过抽液管连通,且抽液管上设置有泵体一,腔室一内设置有将腔室一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过滤机构,上腔室与储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过滤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内均设置有滤网,且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均横向滑动贯穿框体两侧壁设置,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自由端均固定有防脱板。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轴辊,隔板和腔室一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轴辊相配合的滑槽,且第二过滤框对接端设置有葫芦状的插孔,第一过滤框对接端设置有与插孔相配合的卡球,卡球通过顶杆与第一过滤框固定,卡球可以在葫芦状的插孔内滑动。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动管和油水分离器,转动管一端设置在框体外部且与抽液管转动连接,转动管另一端转动贯穿框体外壁后与油水分离器连通,且油水分离器与腔室二连通,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驱动转动管转动,油水分离器通过离心作用带动油水分离。
进一步地,框体侧面固定有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分别通过两根连接管与框体连通,且两连接管上均设置有泵体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腔室一和腔室二的设置,方便在框体内对油液进行进一步地处理,腔室一用于过滤从储油腔内导出的渗漏油,腔室二用于将过滤后的油液进行进一步地油水分离并同步储存,从而实现对渗漏油液的预处理,减少后续的处理工序,提高废油再利用的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4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