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电路、充电组件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52352.8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平;彭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李建军;孟桂超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路 组件 终端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充电组件和终端设备。该充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模块;所述晶体管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电压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用于为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驱动信号;自举电容,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电压。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降低电压转换单元在驱动路径上的驱动损耗,减少终端设备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充电组件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充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设备的快速充电功能缩短了终端设备的充电时间,受到了终端设备的使用用户的广泛欢迎。现有的终端设备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稳压器需要为终端设备内充电电路中各种晶体管的导通提供驱动供电。然而,现有的稳压器在驱动路径上的驱动损耗大,导致终端设备在充电时存在发热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充电组件和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模块;
所述晶体管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
电压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用于为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驱动信号;
自举电容,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晶体管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模块、第二晶体管模块和第三晶体管模块;
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模块和所述第三晶体管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模块的所述自举电容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模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的所述自举电容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模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模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模块的所述自举电容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第二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和地线;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第三晶体管,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晶体管模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晶体管模块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滤波电容,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52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