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51984.2 | 申请日: | 202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韦晓红;罗富超;黄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固定 放置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包括胸腔引流瓶主体,胸腔引流瓶主体的上端连接有瓶盖,瓶盖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瓶盖的上端安装有导液管,胸腔引流瓶主体的背面连接有背板,背板的背面设置有便携组件,胸腔引流瓶主体的下端连接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该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通过吸盘组能够将胸腔引流瓶主体稳稳的固定在地面上,防止不稳导致的侧翻,还可以通过滑杆进行左右移动,使得斜铲能够从吸盘底端的一侧铲起,从而便于将吸盘剥离地面,操作起来简单,易上手,还可以将胸腔引流瓶主体固定在患者大腿上,不仅让患者解放双手,且可以随身携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瓶对于维持胸腔闭式引流非常重要,主要提供了将胸膜腔与外界相隔绝的相对密闭空间,维持了胸膜腔的负压,在胸膜腔内压力升高时,可以通过引流管排出胸膜腔内的液体、气体。
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2503053.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瓶,包括引流瓶,通过在该引流瓶底部设置的万向轮和引流瓶上方设置的可伸缩拉杆,调节可伸缩拉杆的角度和长度,同时配合引流瓶底部的万向轮,患者在活动或做一些检查时,手持把手可以方便的移动该引流瓶,提高了患者行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调节可伸缩拉杆相对引流瓶的角度,患者还可以将该引流瓶用作辅助行走的工具,但是该申请方案稳定性不佳,在胸腔引流瓶不移动时,很容易因误碰万向轮导致瓶体滑动甚至侧翻发生渗液,且患者行动时无法解放双手,携带起来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胸腔引流瓶稳定性不佳,且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固定放置的胸腔引流瓶,包括胸腔引流瓶主体,所述胸腔引流瓶主体的上端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瓶盖的上端安装有导液管,所述胸腔引流瓶主体的背面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便携组件,所述胸腔引流瓶主体的下端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组件包括有舒适层,所述舒适层设置在背板的背面,所述舒适层采用弹性橡胶材质,所述舒适层的一侧为弧形结构,通过弧形的舒适层可以更好的贴合患者的大腿,让患者佩戴起来舒适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组件还包括有第一绑带、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设置在背板的右侧,所述第一绑带的背面安装有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粘合连接,所述魔术贴毛面的背面连接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设置在背板的左侧,通过魔术贴勾面粘贴在魔术贴毛面上,使得第一绑带能够固定在第二绑带上,从而便于将胸腔引流瓶主体固定在患者大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下端,所述吸盘设置有四个,通过吸盘组能够将胸腔引流瓶主体稳稳的固定在地面上,防止不稳导致的侧翻。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滑轨、滑杆、控制接头,所述滑轨设置在安装底座的前面,所述滑轨的内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轨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前面安装有控制接头,通过左右移动控制接头,使得滑杆能够在滑轨中进行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通槽、限位块、连接杆、斜铲,所述通槽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端,所述通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滑杆的上端,所述滑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斜铲,通过滑杆进行左右移动,使得斜铲能够从吸盘底端的一侧铲起,从而便于将吸盘剥离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卡块、卡槽,所述卡块设置在滑杆的左侧,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卡槽设置在安装底座的左侧,所述卡槽关于安装底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中,使得滑杆能够固定在安装底座上,不会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51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