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余热回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47068.1 | 申请日: | 2022-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卿;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竞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余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余热回用装置,包括圆筒,圆筒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组件,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换热组件,蓄热组件包括风筒,风筒嵌设在圆筒的底部,风筒的上端开口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风筒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输烟管,圆筒的上端外壁上固定连通有排烟管,换热组件包括两个套环,两个套环固定套接在圆筒的两侧侧壁上,两个套环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锥齿轮转动,通过锥齿轮带动锥齿环转动,锥齿环带动转筒转动,转筒转动时带动内部的换热管转动,进而调整与风筒对应的凹槽,进而使高温烟气的热量被多个换热管均匀的吸收,防止热量一直被一侧的换热管吸收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气余热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余热一般通过换热系统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换热系统一般通过在余热烟气流经的管道中设置换热管将热量吸取,但是一般的换热管只有一侧一直朝向高温烟气喷出的方向,再烟气流动的过程中,高温一直被位于下端的换热管吸收,当下端换热管中的吸收的热量足够时,热量依然会被下端的换热管吸收,这样会导致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组件,所述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换热组件;
所述蓄热组件包括风筒,所述风筒嵌设在圆筒的底部,所述风筒的上端开口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风筒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输烟管,所述圆筒的上端外壁上固定连通有排烟管;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两个套环,两个所述套环固定套接在圆筒的两侧侧壁上,两个所述套环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槽,两个所述环槽的内部均卡接有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分别卡接在多个卡槽内部,多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转筒的两端外壁上,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呈环形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转筒的内部均嵌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锥齿环,所述圆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风筒与多个凹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转筒的两端外部。
优选的,多个所述换热管位于多个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与锥齿环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锥齿轮转动,通过锥齿轮带动锥齿环转动,锥齿环带动转筒转动,转筒转动时带动内部的换热管转动,进而调整与风筒对应的凹槽,进而使高温烟气的热量被多个换热管均匀的吸收,防止热量一直被一侧的换热管吸收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筒;2、蓄热组件;21、风筒;22、斜板;23、输烟管;24、排烟管;3、换热组件;31、套环;32、环槽;33、滚珠;34、卡槽;35、转筒;36、凹槽;37、换热管;38、锥齿环;39、电机;310、转轴;311、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竞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竞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47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搅拌蒸汽烘干一体化鸭毛蓬松化用拼堆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双向电磁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