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40882.0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辛成舟;杜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刘馨月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正集流体、至少一层固态电解质层以及负集流体,其中,正集流体包括第一镂空区和第一非镂空区;负集流体包括第二镂空区和第二非镂空区;第一镂空区与至少部分第二非镂空区对应设置,第二镂空区与至少部分第一非镂空区对应设置。通过将固态电解质层与正负集流体层叠设置,利用层叠一体化的设计和集流体的机械强度规避了固态电解质层和集流体减薄带来的断裂风险,通过正负集流体上镂空区的设置尽可能的减少正负集流体投影范围内重合的面积,降低了固态电解质层减薄使正负集流体接触短路的风险,实现了固态电解质层和正负集流体的同步减薄,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层用于传导锂离子,将固态电解质层做薄可缩短锂离子传输路径、提高传输效率,对减少电池中的非活性成分比例、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具有重要意义,且正负极集流体的减薄也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环节。
然而,现有的电池对固态电解质层、正负集流体进行减薄会使电池面临失效、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正集流体、至少一层固态电解质层以及负集流体,其中,
所述正集流体包括第一镂空区和第一非镂空区;
所述负集流体包括第二镂空区和第二非镂空区;
所述第一镂空区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非镂空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镂空区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非镂空区对应设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镂空区分散布置于所述正集流体上;
所述第二镂空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镂空区分散布置于所述负集流体上;
所述第一镂空区与所述第二镂空区相互错开设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集流体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所述第一镂空区,每一排均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镂空区,相邻排的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均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所述负集流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所述第二镂空区,每一排均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镂空区,相邻排的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均相互错开。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区呈方形,且相邻排所述第一镂空区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第二镂空区呈方形,且相邻排所述第二镂空区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镂空区的边长与所述第二镂空区的边长相等;
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镂空区中,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区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镂空区的边长;
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镂空区中,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区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镂空区的边长。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包括:
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和/或;
有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1000μm。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
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正集流体的背离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40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不锈钢法兰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物资投放的应急救援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