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7588.4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咏娣;王海燕;陈玉凤;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周志忠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针组件,包括采血针和防护套,防护套可拆卸地设置在采血针上,采血针包括手柄和针头,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沿着手柄的周向设置;防护套包括套管,套管侧壁形成有豁口,豁口供针头以及第一卡接结构通过,套管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二卡接结构,第二卡接结构和第一卡接结构从套管的径向上完成卡接与拆卸;套管上还设置包裹结构,包裹结构可展开地包裹在套管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套管的侧部开设豁口,可以实现在针头的侧部摘取或套装套管,从而避免触碰针头的尖端,进而减少或避免被针头扎伤的风险。另外,通过设置包裹结构对套管进行包裹,可以对豁口进行遮挡,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针头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针组件。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仪器,由采血针头、连接软管以及输出针头等组成,采血针头中空设置且头部呈尖端,采血针头靠近连接软管处具有手柄,采血针头上套设有套管,对针头起到保护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会将采血针头从塑料套管中拔出进行采血,采血完成后一般需要将塑料套管套回到采血针头上,防止针头在后续处理时扎伤相关人员。
但是,在拔出针头或者插入针头的操作时,手都要经过针头的尖端,套管都是从端部套设到针头上,而且套管一般都比较细,其端部的开口尺寸一般较小,在紧急情况抢救的情况下,在拔出针头或插入针头时,比较容易遇到被采血针头扎伤的意外情况,威胁到医护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采血针组件,能够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拔取套管或套装套管的过程中容易被针头扎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针组件,包括采血针和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采血针上,
所述采血针包括手柄和针头,所述针头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沿着所述手柄的周向设置;
所述防护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侧壁形成有豁口,所述豁口供所述针头以及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通过,
所述套管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从所述套管的径向上完成卡接与拆卸;
所述套管上还设置包裹结构,所述包裹结构可展开地包裹在所述套管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豁口在所述套管的连接端形成贯通的开口,
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在周向上为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手柄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手柄的周向形成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套管内周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沿着所述套管的内周壁的周向延伸形成弧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结构包括包裹片,所述包裹片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包裹片包裹在所述套管的外部,至少对所述套管上的所述豁口进行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结构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形成在所述包裹片上,所述包裹片在包裹状态时可以通过粘接层粘接,使所述包裹片保持包裹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结构还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包裹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片为扇形结构,所述包裹片在包裹状态呈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片为矩形片,所述包裹片在包裹状态包裹在所述套管的外周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7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收获机归拢甘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务护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