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渔港的防波浪贝藻礁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3426.3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5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尊雷;李惠玉;胡芬;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77 | 分类号: | A01K61/77;A01K61/73;A01G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懿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渔港 波浪 贝藻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渔港的防波浪贝藻礁,包括鱼礁主体,鱼礁主体包括五个正方体结构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拼接成十字形结构,位于中央的混凝土块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位于外侧的四个混凝土块的顶部和位于外侧的四个混凝土块朝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横截面与第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第一凸起的厚度在5‑7cm之间,第二凸起的厚度在3‑5cm之间,位于顶部的第一凸起和位于顶部的第二凸起分别通过连接通道连接;第一凸起的表面和第二凸起的表面均附着有马尾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鱼礁上设计有长宽各10公分的凸起垫高鱼礁主体的表面,且能够附着马尾藻株体,形成有规划藻类排列,同时每个凸起之间有连接通道,便于贻贝牡蛎附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渔港的防波浪贝藻礁。
背景技术
在渔港防波堤周边,需要一种既能防波防浪,减缓波浪冲击作用的鱼礁,又可以有计划排布大型藻类的藻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渔港的防波浪贝藻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渔港的防波浪贝藻礁,包括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五个正方体结构的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拼接成十字形结构,位于中央的混凝土块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位于外侧的四个混凝土块的顶部和位于外侧的四个混凝土块朝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在5-7cm之间,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在3-5cm之间,位于顶部的第一凸起和位于顶部的第二凸起分别通过连接通道连接;
所述第一凸起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起的表面均附着有马尾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鱼礁上设计有长宽各10公分的凸起垫高鱼礁主体的表面,该凸起能够附着1-2株大型马尾藻株体,形成有规划藻类排列,同时每个凸起之间有连接通道,便于贻贝、牡蛎附着,从而形成贝藻混合着生的微型小生态系统。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为5cm,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为3cm。从而能够使位于中间的马尾藻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贝类在鱼礁主体的中央繁殖。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通道是一长方体结构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凸起固定,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凸起固定,且所述连接通道的下表面贴合鱼礁主体的表面。
从而使连接通道方便贝类繁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通道的表面开始有多个开口向上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孔径在2-3cm,所述盲孔的深度不大于所述连接通道厚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盲孔可以适合贝类躲避敌害,提高整体的生存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通道的厚度为3cm。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通道是一呈拱桥状结构的弧形板体,所述连接通道与鱼礁主体之间构成一导流通道。可以提高藻类的繁殖效果,并且还可以便于用吊绳移动鱼礁主体。
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朝向外侧的第二凸起之间通过铁链连接。铁链可以实现贝类的附着也可以提供铁元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鱼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块;2、第一凸起;3、第二凸起;4、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3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砂自动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并联电容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