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动力触探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29096.0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寇甄涛;王有林;包健;温春玉;李艺都;许墨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乾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9 | 代理人: | 易帆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动力 探测 试装 | ||
本发明属于岩土体原位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式动力触探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系统、电磁释放系统和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探杆和套设在所述探杆上的重锤,用于完成锤击测试;所述牵引系统用于提升所述重锤;所述电磁释放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牵引系统与所述重锤分离。本发明可实现机械拉升,节省人力,同时电磁释放系统可保证重锤在设计测试高度下落锤击。整体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质量可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体原位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磁式动力触探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触探是岩土工程勘察与检测中常用的原位测试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将重锤提升至测试高度,再通过导向杆向下滑落击打,利用击打能量将与探杆连接的金属探头打入土层,根据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工程性质。在工程现场进行岩土体检测时,往往是由人力将重锤抬升,而后释放进行锤击,由于重锤过重,一般需多人合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由于人力抬升发力不均,往往导致重锤落距不足,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
目前已有的动力触探装置,如专利CN213926199U,公开了一种脚踏式的轻型动力触探设备,通过脚踏、钢丝绳等结构提升重锤,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但该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不能及时松开脚踏的情况,使得重锤的自由下落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重锤被钢丝绳牵引,也会使重锤的自由下落产生一定的阻力,导致每次试验重锤的击打力度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动力触探装置,同时能够保证每次试验时重锤的落距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式动力触探测试装置,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能够保证每次试验时重锤的落距相同。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磁式动力触探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系统、电磁释放系统和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探杆和套设在所述探杆上的重锤,用于完成锤击测试;所述牵引系统用于提升所述重锤;所述电磁释放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牵引系统与所述重锤分离。
优选地,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绞盘、钢索、牵引锤、导向杆,所述钢索一端与所述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牵引锤连接,所述牵引锤和所述重锤均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探杆上部。
优选地,所述绞盘为自锁式绞盘。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顶部设置有限位片,所述绞盘位于所述限位片上;所述导向杆两侧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为所述电磁释放系统提供运动空间。
优选地,所述电磁释放系统包括接触端头、电磁铁、卡刀,所述接触端头设置于限位片底部及牵引锤顶部;所述卡刀的刀柄端与所述牵引锤转动连接,刀尖端可伸缩地位于所述重锤内;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于所述卡刀靠近刀尖端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卡刀至少设置两个。
优选地,所述牵引锤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卡刀通过固定片及铆钉与所述牵引锤转动连接;所述重锤内设置有卡槽,卡刀的刀尖端可伸入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壁的顶端设置有滚珠。
优选地,所述探杆的顶部设置有抗冲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29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管材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篮扁担梁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