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污泥溶解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27419.2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6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林熹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污泥 溶解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污泥溶解用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面中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框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安装框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侧面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被动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转轴顶部设置有扩散机构,所述扩散机构下方设置有集聚冲洗机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应釜,在溶解过程中,能够均匀混合电镀污泥与试剂,提高溶解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污泥溶解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是指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铜、铬等重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成分复杂,而由于各电镀厂家的生产工艺及处理工艺不同,电镀污泥的化学组分相当复杂。且由于电镀废水量大、成分复杂、COD高、重金属含量高,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处理电镀废水的同时也将形成大量的电镀污泥,这些电镀污泥具有含水率高、重金属组分热稳定性高且易迁移等特点,若不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而在对电镀污泥中各种组分进行处理回收时,由于其中各个组分的含量不同,成分复杂,电镀污泥处置方法不一样,单独处理和综合利用成本很高,长期堆存又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有用资源的浪费。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酸浸法和氨浸法、生物浸取法和熔炼法以及焙烧浸取法,在利用这些方法处理电镀污泥时,都会使用到反应釜对电镀污泥进行溶解操作,利用电镀污泥中各个组分能够溶解在不同的溶解中或者与不同的溶液反应从而能够对对电镀污泥进行处理,分离其中各个不同的金属组分,便于回收和再次利用。
但是,与电镀污泥反应的化学试剂一般是液态的,而电镀污泥本身密度会大于液态的化学试剂,这就使得电镀污泥会沉淀,这使得在溶解过程中即使有搅拌器的旋转搅拌也难以将污泥和试剂均匀混合,溶解效率低,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镀污泥溶解用反应釜,提出了一种反应釜,在溶解过程中,能够均匀混合电镀污泥与试剂,提高溶解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污泥溶解用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脚和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顶部中间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两侧固定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面中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框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安装框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侧面设置有与其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罐体底部并与罐体转动连接,所述被动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罐体底部并与罐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下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转轴顶部设置有扩散机构,所述扩散机构下方设置有集聚冲洗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机构包括扩散圆盘,所述扩散圆盘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顶部穿过第一通孔并与扩散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扩散圆盘上表面凸起且呈弧形,所述扩散圆盘边缘与罐体侧壁之间存在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集聚冲洗机构包括集聚圆盘,所述扩散机构下方罐体侧壁设置有集聚圆盘,所述集聚圆盘呈弧形并向下凹陷,所述集聚圆盘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集聚圆盘下表面与罐体侧壁交界处设置有环形主管道,所述集聚圆盘下表面由外向内并沿集聚圆盘圆形环形设置油分管道,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连通且分管道下方设置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集聚圆盘下方转轴上设置有圆形扩散片,所述圆形扩散片直径与第二通孔孔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圆盘上表面由圆心向外设置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沿圆心环形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搅拌叶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27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多棒炉短棒处理的热剪机
- 下一篇:清舱机械专用加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