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26937.2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6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匡文;秦海兵;缪兵权;言海燕;张大健;郭小斌;陈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70;C02F3/30;C02F1/76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梁捷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废水 应急 处理 系统 | ||
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预消毒泵站、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提升泵站、污泥池和加药系统;一体化预消毒泵站经管道依次连接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和提升泵站,生化反应器经管道与污泥池连接,加药系统经管道分别与一体化预消毒泵站、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和强化接触消毒池连接,提升泵站的出口与市政管网相连;一体化预消毒泵站内设置有预消毒池,预消毒池内设有预消毒搅拌装置,一体化预消毒泵站内还设有预消毒提升泵,一体化预消毒泵站、提升泵站和污泥池均为半地埋式设置,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和加药系统均为地上式设置,脱氯池内设有脱氯搅拌装置和余氯自动检测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废水的预处理、强化消毒以及生化处理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地埋式结构较多,大量使用化粪池,土建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管接处经常发生渗漏风险,易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且易发生维修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维修成本高,风险大;(二)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因其密度大,易沉底,若不进行搅拌,常导致消毒不充分、不彻底;(三)前端预消毒环节废水中含有大量余氯,直接进入生化系统,易造成活性污泥大量死亡、生化系统崩溃。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医疗废水的预处理、强化消毒以及生化处理等环节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预消毒泵站、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提升泵站、污泥池和加药系统;一体化预消毒泵站经管道依次连接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和提升泵站,生化反应器经管道与污泥池连接,加药系统经管道分别与一体化预消毒泵站、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和强化接触消毒池连接,提升泵站的出口与市政管网相连;
所述一体化预消毒泵站内设置有预消毒池,预消毒池的进水口与医疗废水管道相连,预消毒池内设有预消毒搅拌装置,一体化预消毒泵站内还设置有预消毒提升泵,预消毒提升泵用于将预消毒池内经过预消毒处理的医疗废水提升至脱氯池中,所述一体化预消毒泵站为半地埋式设置,所述脱氯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和加药系统均为地上式设置,所述提升泵站和污泥池为半地埋式设置,所述脱氯池内设置有脱氯搅拌装置和余氯自动检测传感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氯池和生化反应器之间还连接有调节池。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化预消毒泵站、脱氯池、调节池、生化反应器、强化接触消毒池、提升泵站和污泥池均为集装箱式一体化结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化反应器为A2O+MBBR生化反应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泵的排泥口与污泥池的进口相连。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药系统包括独立设置的混凝剂储罐、絮凝剂储罐、消毒剂储罐和还原剂储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化预消毒泵站的出口处设置有独立的管道与强化接触消毒池相连,一体化预消毒泵站的出口处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用于控制一体化预消毒泵站的出口是与脱氯池连接还是与强化接触消毒池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地埋式结构较少,仅一体化预消毒泵站、提升泵站及污泥池设置成半地埋式,土建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管接大部分位于地面及以上,易发现渗漏点,维修便捷,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预消毒泵站对原水进行预消毒,杀死废水中的致病菌,包括各种病毒,为后续处理提供安全、可靠的操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26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