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24740.5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楼伟;陈龙;郭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A47J36/2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蒸汽产生不稳定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电蒸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放置的锅体、蒸盘和锅盖,锅体具有装水的储水腔,锅体设有用于工作产生蒸汽的加热器,蒸盘用于放置食材,锅盖可置于蒸盘上并盖住食材,蒸盘设有至少两个,每个蒸盘的上表面对应形成烹饪腔,所述锅体内设有多个形成加热腔的分隔罩,分隔罩的底端低于储水腔的水位并与储水腔的底面之间具有过水间隙,加热腔的数量不少于蒸盘的数量,相邻两个蒸盘之间设有围住蒸盘的支架,支架设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将加热腔和烹饪腔一对一连通。本实用新型使加热腔内能够得到稳定且均匀的供水,从而产生稳定且持续的蒸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电蒸锅。
背景技术
蒸锅是目前常用的家用厨房电器,现有的电蒸锅一般包括锅体、蒸盘和锅盖,蒸盘与锅盖之间形成烹饪腔,锅体内设有用于产生蒸汽的加热器,通过加热器产生蒸汽通入到烹饪腔内进行食材的加热。电蒸锅一般设置有多层蒸盘,每一层可以同时放置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为了避免不同食材之间发生串味,需要为每一层蒸盘设置一个单独的蒸汽通道,实用新型专利(CN216256660U)中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的多层电蒸锅,电蒸锅基座上设有若干个与蒸屉组件一一对应的加热组件,以及若干个与加热组件一一对应的蒸汽通道,从而实现对每层蒸屉的单独加热,但该电蒸锅中水箱偏置在电蒸锅的一侧,导致其重心偏移从而降低稳定性,另外由于水箱处于加热组件的一侧,水箱向加热组件供水时,难以确保每个加热组件都能得到稳定且均匀的供水,导致蒸汽的产生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干烧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蒸锅,解决蒸汽产生不稳定的问题,使加热腔内得到稳定且均匀的供水,从而产生稳定且持续的蒸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蒸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放置的锅体、蒸盘和锅盖,锅体具有装水的储水腔,锅体设有用于工作产生蒸汽的加热器,蒸盘用于放置食材,锅盖可置于蒸盘上并盖住食材,蒸盘设有至少两个,每个蒸盘的上表面对应形成烹饪腔,所述锅体内设有多个形成加热腔的分隔罩,分隔罩的底端低于储水腔的水位并与储水腔的底面之间具有过水间隙,加热腔的数量不少于蒸盘的数量,相邻两个蒸盘之间设有围住蒸盘的支架,支架设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将加热腔和烹饪腔一对一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腔的数量不少于蒸盘的数量,且支架的蒸汽通道将加热腔和烹饪腔一对一连通,通过支架为蒸盘提供独立的蒸汽通道,使一个加热腔内的蒸汽仅对一个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实现每个蒸盘的单独加热,加热腔可以根据食材所需的加热时间来控制运行时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食材的加热需求,也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另外每个蒸盘具有独立的蒸汽通道也能够有效避免不同食材之间的串味问题,使食材保持原有的口感;其次所述分隔罩能够减小加热腔的体积,从而加快加热腔内蒸汽的产生速度,提高对食材的加热效率;
其次所述储水腔处于锅体内,可以增加锅体的重量,使整体重心更低,从而提高稳定性,降低本实用新型倾倒的可能性;再者当加热腔内的水位降低时,储水腔内的水通过过水间隙向加热腔补充水量,由于分隔罩处于储水腔内,因此加热腔能够得到稳定且均匀的供水,使蒸汽的产生更加稳定且持续,也可以降低出现干烧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通道设于支架的侧壁,位于支架底端的蒸盘上设有与蒸汽通道连通的进汽通孔,位于支架顶端的蒸盘上设有与蒸汽通道连通的出汽通孔。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蒸汽通道处于支架的侧壁,即处于烹饪腔的一侧,蒸汽通道在烹饪腔的影响下内部温度会升高,蒸汽沿蒸汽通道上升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温,提高上层蒸盘的加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24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