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头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21451.X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韩璧丞;罗夏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56 | 分类号: | A61B5/256;A61B5/29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高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该智能头环包括头环外壳和弹性电极条,所述头环外壳呈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弹性电极条的两端部与所述头环外壳的内侧连接以围合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弹性电极条包括波浪段,所述波浪段具有至少一个波浪部,所述波浪部可形变而使所述环形空间为可变环形空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弹性电极条的设置,当用户佩戴后,用户前额挤压弹性电极条发生形变朝向头环外壳内侧靠近,这样可以灵活适配不同用户的头部形状和头围尺寸,确保脑电电极与用户额头皮肤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供了弹性空间缓解了挤压感、提升了佩戴舒适感,避免了传统头环固定电极佩戴接触不好和挤压感舒适感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波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头环。
背景技术
脑电波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智能头环则是通过捕捉脑电波信号,以实现对于其他智能设备的控制,譬如智能家居设备,其还可用于帮助学生等人群提高注意力。智能头环的脑电电极用于捕捉穿戴该智能头环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头环一般采用硬性材质,如此因智能头环内侧与人体头部的硬性接触,智能头环与人体头部贴合不够紧密,智能头环佩戴也不稳固,挤压感舒适度不佳,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头环,旨在解决传统智能头环佩戴不稳固,挤压感舒适感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头环,该智能头环包括:
头环外壳,所述头环外壳呈环形结构设置;
弹性电极条,所述弹性电极条的两端部与所述头环外壳的内侧连接以围合形成环形空间;
所述弹性电极条包括波浪段,所述波浪段具有至少一个波浪部,所述波浪部可形变而使所述环形空间为可变环形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波浪部朝向用户的一侧设置有脑电电极,所述脑电电极用以检测脑电信号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极条朝向所述用户的一侧形成有凸部,所述脑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波浪部的数量有多个,每个所述波浪部形状相同,多个所述波浪部依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极条还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波浪段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头环外壳;
所述第二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波浪段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头环外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形状为具有弧度的长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环外壳为闭合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环外壳呈椭圆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环外壳包括第一头环和第二头环,所述第一头环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第二头环的两端部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连接口的位置设置有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与所述第一头环连接且所述收缩部位于所述连接口内,所述收缩部可收缩于所述连接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缩部采用弹性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21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水泵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