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14069.6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0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邹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极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袁浩华;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电机扇叶,包括轮毂,设置在轮毂外侧的叶片,所述叶片设置有13片,所述叶片的根部上弧半径∶所述叶片的根部下弧半径∶所述叶片的端部上弧半径∶所述叶片的端部下弧半径为6±0.5∶20±0.5∶10±0.5∶26±0.5,所述叶片总直径∶所述轮毂直径∶所述轮毂高度为27±0.5∶17±0.5∶6±0.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外设计13个叶片,并优化设计各个叶片和轮毂的尺寸,推气效率较高,推气效果明显。通过静压数据,可知风扇能在大部分转速尤其时高转速运转时稳定工作,因此噪音可以得到有效的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扇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涵道电机扇叶。
背景技术
涵道电机常应用于风扇、吹风筒、吹气机、吸气机、航模等,应用范围广。现有涵道电机主要考虑提升推气效率和降低噪音,其中涵道电机中的扇叶是影响推气效率和噪音的重要因素,为提升推气效率和降低噪音亟需对扇叶进行优化设计。如申请号为CN201610984092.0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包括一电机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机且由所述电机带动旋转的扇轮,所述扇轮包括一轮毂与多个从所述轮毂延伸的叶片,每一所述叶片从其气体进入的前边缘至与所述前边缘相对的后边缘之间呈弯曲状,所述电机为一恒速电机,每一所述叶片的叶根部的最大弯高比为12%~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扇轮。应用本发明,扇轮通过简单的正反安装至恒速电机便能实现两种风量差异较大的风量模式,降低了成本且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噪音。对扇叶的一些参数进行的优化,但未对叶片根部和端部的上下弧半径进行优化设计,亟需对扇叶形状进一步优化设计提升推气效率和降低噪音。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涵道电机扇叶设计未对叶片根部和端部的上下弧半径进行优化,亟需对扇叶形状进一步优化设计提升推气效率和降低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涵道电机扇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涵道电机扇叶,包括轮毂,设置在轮毂外侧的叶片,所述叶片设置有13片,所述叶片的根部上弧半径∶所述叶片的根部下弧半径∶所述叶片的端部上弧半径∶所述叶片的端部下弧半径为6±0.5∶20±0.5∶10±0.5∶26±0.5,所述叶片总直径∶所述轮毂直径∶所述轮毂高度为27±0.5∶17±0.5∶6±0.5。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的前侧翼缘与前一片相邻所述叶片的后侧翼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叶片的后侧翼缘与后一片相邻所述叶片的前侧翼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相邻两个所述叶片的重叠角度为2°。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为辐射翼。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的根端倾角为45°。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的顶部倾角为30°。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的根部上弧半径为6mm,所述叶片的根部下弧半径为20mm,所述叶片的端部上弧半径为10mm,所述叶片的端部下弧半径为26mm。
进一步,所述叶片总直径为27mm,所述轮毂直径为17mm,所述轮毂高度为6mm。
进一步,所述叶片的高度为5mm。
上述的一种涵道电机扇叶,所述叶片两侧翼缘薄于中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外设计13个叶片,并优化设计叶片根部和端部的上下弧半径进行优化,和轮毂的尺寸,推气效率较高,推气效果明显。通过静压数据,可知风扇能在大部分转速尤其时高转速运转时稳定工作,因此噪音可以得到有效的优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极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极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14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