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82493.7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先;何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恒动伺服电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 | 代理人: | 潘理华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绕组 硅钢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包括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外壁竖直开设有硅钢片扣紧槽和安装定位槽,所述安装定位槽开设在硅钢片扣紧槽旁,所述硅钢片本体内壁上竖直开设有内绕线进口,所述硅钢片本体内侧设置有绕线齿,所述绕线齿旁开设有侧绕线槽,所述侧绕线槽内侧一端设置有内倒角。该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据铁磁材料特性,通过增加齿磁路面积,将齿部磁场强部度工作点略微下降,但总磁通量得到增加,同时所需励磁磁动势降低,不仅节省铜线,增强性能,提高绕线机效率,而且骨架加宽后强度增加、机绕线更加紧密、槽满率提高,不易断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由定子、转子和其他附件组成,其中定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定子绕组硅钢片,其为定子的铜线绕组提供了稳定的安装基础,且能与电机外壳连接固定,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结构设计新颖性不足,绕线齿处的磁路面积较小,导致整体磁通量较少,所需励磁磁动势较高,且需要较多的铜线缠绕,导致缠绕效率低,并且绕线齿的强度不足,机绕线不够紧密、槽满率不足,还易断线。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绕线齿处的磁路面积较小,导致整体磁通量较少,所需励磁磁动势较高,且需要较多的铜线缠绕,导致缠绕效率低,并且绕线齿的强度不足,机绕线不够紧密、槽满率不足,还易断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包括硅钢片本体,所述硅钢片本体外壁竖直开设有硅钢片扣紧槽和安装定位槽,所述安装定位槽开设在硅钢片扣紧槽旁,所述硅钢片本体内壁上竖直开设有内绕线进口,所述硅钢片本体内侧设置有绕线齿,所述绕线齿旁开设有侧绕线槽,所述侧绕线槽内侧一端设置有内倒角。
优选的,所述硅钢片扣紧槽关于硅钢片本体中心水平对称分布,且硅钢片扣紧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侧底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定位槽的俯视形状为矩形,且安装定位槽以120°等角度分布有3个。
优选的,所述内绕线进口开设在侧绕线槽内侧中心,且内绕线进口和侧绕线槽均关于硅钢片本体中心等角度密集分布。
优选的,所述绕线齿的俯视形状为“T”字型,且绕线齿的宽度大于侧绕线槽内侧宽度的1/2。
优选的,所述内倒角对称设置在侧绕线槽靠近硅钢片本体外侧面的底角处,且内倒角的R=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定子绕组硅钢片,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据铁磁材料特性,通过增加齿磁路面积,将齿部磁场强部度工作点略微下降,但总磁通量得到增加,同时所需励磁磁动势降低,不仅节省铜线,增强性能,提高绕线机效率,而且骨架加宽后强度增加、机绕线更加紧密、槽满率提高,不易断线;
1.通过硅钢片扣紧槽和安装定位槽的结构设计,方便旋转叠片让硅钢片叠出来的高度尽量在一个平面上,误差不超过5丝,且能够将快速硅钢片扣紧固定;
2.通过内绕线进口、绕线齿、侧绕线槽和内倒角相互配合工作,能够增加齿磁路面积,增加总磁通量,降低励磁磁动势,且节省铜线,提高绕线机效率,并通过内倒角的优化,令自制绝缘型材贴合更紧,加工更方便,还降低了漏电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恒动伺服电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阳恒动伺服电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82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