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73288.4 | 申请日: | 2022-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解宇环;陈柏君;雷娜;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王清娟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动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给药装置,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管,给药管内部设有止逆装置,止逆装置包括第一止逆挡板和第二止逆挡板,第二止逆挡板位于第一止逆挡板下方,第一止逆挡板顶部外壁与给药管顶部内壁相连接,第二止逆挡板通过软轴与第一止逆挡板活动相连接,位于给药管内壁第二止逆挡板靠近进药口一侧设置有限位块,给药管远离进药口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给药管靠近第一挡板一端下方开设有给药出药口。通过给药管将注射器内部药液输送至动物鼻腔内部,给药管内部的止逆装置防止输送后的药液回流,通过第一挡板对给药出药口处进行遮挡,防止给药时药液经鼻腔下流,使给药出药口处的药液准确输送至动物鼻腔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动物给药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拟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和评估某些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疗效时,多采用动物进行实验,实验人员根据实验的需要常对动物进行给药,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灌胃、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滴鼻等。
经鼻给药简单易操作,由于鼻腔有丰富的血管,方便药物迅速分布全身,但是现有的给药管不具有挡板,给药时药液容易回流和经鼻腔流出下流到食道和气管中,使用不便,因此,我们提出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实验动物经鼻给药装置,包括注射装置和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位于所述注射装置的一端,所述给药装置包括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一端设置有进药口,所述给药管内部设置有止逆装置,所述止逆装置包括有第一止逆挡板和第二止逆挡板,所述第一止逆挡板和第二止逆挡板均呈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止逆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止逆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止逆挡板顶部外壁与给药管顶部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止逆挡板通过软轴与第一止逆挡板活动相连接,位于所述给药管内壁第二止逆挡板靠近进药口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给药管远离进药口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给药管靠近第一挡板一侧下方贯通开设有给药出药口。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出药口与给药管的进药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出药口外部套设有第一防尘盖。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外壁设置有注射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私用新型通过给药管将注射器内部药液输送至动物鼻腔内部,通过给药管内部的止逆装置防止输送后的药液回流,通过第一挡板对给药出药口处进行遮挡,防止给药时药液经鼻腔流出下流到食道和气管中,使给药出药口处的药液准确输送至动物鼻腔内部,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装置;11、注射器;12、第一防尘盖;13、注射刻度线;2、给药装置;21、给药管;211、进药口;22、止逆装置;221、第一止逆挡板;222、第二止逆挡板;223、软轴;224、限位块;225、第一挡板;226、给药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73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轴组件、转向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