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玻璃承载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72641.7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乐;王照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思楠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苏通科技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玻璃 承载 | ||
一种超薄玻璃承载治具,涉及超薄玻璃技术领域。该超薄玻璃承载治具包括固定框架、至少两支撑隔板;固定框架具有收容腔,至少两支撑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收容腔内,且支撑隔板和固定框架连接;支撑隔板包括多个沿收容腔的深度方向排布的齿形结构,齿形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锥形锯齿,相邻的两锥形锯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限位部,每个齿形结构相对应的限位部共同形成限位腔,限位腔用于限位超薄玻璃;其中,锥形锯齿上涂覆有纤维涂层,第一方向与收容腔的深度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收容腔的深度方向垂直。该治具能够适用于超薄玻璃,且能够有效改善超薄玻璃因发生划伤而导致的损毁、有印痕、破碎等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薄玻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薄玻璃承载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显示产品逐步向轻薄化方向发展,与之配套的电子玻璃也需轻薄化,因此衍生发展出一种超薄玻璃品种。超薄玻璃随着厚度的变薄,呈现出10柔韧性等力学特征,使其在柔性显示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超薄玻璃虽具有可弯曲性,但仍属于脆性材料,机械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都比较低,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破损、断裂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良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在有关应用领域的推广。因此,在超薄玻璃的各个流程环节确保其良率显得更加紧迫且有意义。15其中,超薄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会涉及到碱洗、酸洗、蚀刻、加热、强化等工艺,故需要玻璃装载治具有较高的耐酸、耐碱、抗变形等能力。然而,现国内市面上很少有用于厚度100μm以下超薄玻璃的装载治具,而厚度在100μm以下的超薄玻璃比普通的玻璃更加柔软,更容易变形、破碎,若利用常规钢化框对超薄玻璃进行钢20化固定,当超薄玻璃浸泡在熔融硝酸钾中时,超薄玻璃由于固定不牢容易出现上浮、钢化过程易出现划伤,导致出现损毁、有印痕、崩边、表面变形等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承载治具,该超薄玻璃承载治具能够适用于超薄玻璃,且能够有效改善超薄玻璃因发生划伤而导致的损毁、有印痕、破碎等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承载治具,该超薄玻璃承载治具包括固定框架、至少两支撑隔板;固定框架具有收容腔,至少两支撑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收容腔内,且支撑隔板和固定框架连接;支撑隔板包括多个沿收容腔的深度方向排布的齿形结构,齿形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锥形锯齿,相邻的两锥形锯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限位部,每个齿形结构相对应的限位部共同形成限位腔,限位腔用于限位超薄玻璃;其中,锥形锯齿上涂覆有纤维涂层,第一方向与收容腔的深度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收容腔的深度方向垂直。该超薄玻璃承载治具能够适用于超薄玻璃,且能够有效改善超薄玻璃因发生划伤而导致的损毁、有印痕、破碎等不良。
可选地,固定框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两侧板、用于连接两侧板的连接杆;支撑隔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侧板连接。
可选地,侧板上设有多个凸起,且多个凸起呈矩阵排布,支撑隔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卡设于相邻的两列凸起之间。
可选地,超薄玻璃承载治具还包括四个滤网片,其中,两滤网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至少两支撑隔板位于两滤网片之间;另外两滤网片沿收容腔的深度方向排布,且至少两支撑隔板位于两滤网片之间。
可选地,侧板为矩形,且侧板的一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四个卡接槽,一侧板的四个卡接槽和另一侧板的四个卡接槽呈相向设置,两侧板相对的卡接槽相互配合用于卡设滤网片。
可选地,侧板的厚度在3mm至5mm之间。
可选地,支撑隔板还包括外边框,齿形结构位于外边框内且与外边框转动连接。
可选地,多个沿收容腔的深度方向排布的齿形结构共同形成限位机构,支撑隔板包括两限位机构,且一限位机构面向固定框架的中心、另一限位机构背向固定框架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72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大镜头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收潮汐能量舱体的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