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72048.2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季东华;黄乾哲;邹爱华;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尖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F16H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球切 进出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包括插管本体,插管本体包括连接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两端的导球插管Ⅰ和导球插管Ⅱ,连接管、导球插管Ⅰ和导球插管Ⅱ分别开设有连接通道、导球通道Ⅰ和导球通道Ⅱ,导球通道Ⅰ、连接通道和导球通道Ⅱ依次连通形成循环通道,导球通道Ⅰ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导球通道Ⅱ也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导球插管Ⅰ与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导球插管Ⅱ也与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避免了钢球运动过程中因拐角造成的冲击撞断导球插管的上导唇和下导唇而使丝杠副卡死、报废的危险性,降低了噪音,提高了丝杠的精度稳定性,实现了滚珠丝杠副高精、高速和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珠丝杠副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
背景技术
为确保插管滚珠丝杠副正常工作,通常在其滚珠螺母外部装有导球插管,滚珠丝杠副中的滚珠通过导球插管实现钢球在内部螺纹轨道上的循环运动。现有的导球插管舌头是采用垂直于滚珠螺母轴线方向安装与连接方式,这种方式钢球运动时存在二个拐角撞击运动,一个是钢球从滚珠螺母螺槽进入导球插管舌头时,由螺旋运动方向拐向垂直于滚珠螺母轴线的导球插管;另一个由圆周运动方向拐向垂直于滚珠螺母轴线的导球插管。同样,钢球从导球插管进滚珠螺母时由垂直于滚珠螺母轴线方向拐向螺旋运动方向和切线方向,并且导程越大即螺旋角越大,拐角越大。大导程高速滚珠丝杠副因螺旋角大拐角越大,钢球运动冲击性大,严重影响到滚珠丝杠副运动噪音、运行精度及使用寿命。
如授权公告号CN204175898U公开的一种新型插管式滚珠丝杠副,包括导球插管和滚珠螺母,导球插管是由连接管连接前舌头和后舌组成,舌头是制成一种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和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的管件。滚珠螺母有一个与轴线相平行平面,在平面上制有钢球进入导球插管或从导球插管进入滚珠螺母时与螺槽螺纹螺旋角方向相同和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的孔,导球插管插入滚珠螺母的孔中,组成钢球循环传动。
但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插管与插管内钢球通道要同时满足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和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从而导致插管以及滚珠螺母在生产过程中加工较为复杂,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包括插管本体,所述的插管本体包括连接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两端的导球插管Ⅰ和导球插管Ⅱ,所述的连接管、导球插管Ⅰ和导球插管Ⅱ分别开设有连接通道、导球通道Ⅰ和导球通道Ⅱ,所述的导球通道Ⅰ、连接通道和导球通道Ⅱ依次连通形成循环通道,循环通道与滚珠丝杠副上的滚珠通道相吻合,所述的导球通道Ⅰ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所述的导球通道Ⅱ也与滚珠丝杠螺纹的螺旋角方向相同,所述的导球插管Ⅰ与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所述的导球插管Ⅱ也与钢球圆周运动方向相切。
在上述的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中,所述的导球插管Ⅰ上分别设置有上导唇Ⅰ和下导唇Ⅰ。当导球插管Ⅰ插入滚珠螺母内时,上导唇Ⅰ嵌于滚珠螺母内的滚道内,且导球通道Ⅰ与滚珠丝杠副的滚道相连通;下导唇Ⅰ与滚珠丝杠中的滚动相切。
在上述的一种钢球切向进出式返向插管中,所述的导球插管Ⅱ上分别设置有上导唇Ⅱ和下导唇Ⅱ。当导球插管Ⅱ插入滚珠螺母内时,上导唇Ⅱ嵌于滚珠螺母内的滚道内,且导球通道Ⅱ与滚珠丝杠副的滚道相连通;下导唇Ⅱ与滚珠丝杠中的滚动相切。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插管内的循环通道设计成与滚珠丝杠副内的滚珠通道相吻合,使循环通道的整体角度与插管的整体角度呈不同角度设置,相对于对比文件中的插管以及滚珠螺母而言,其加工更为简单,生产效率更高;其对滚珠丝杠副的作用与对比文件相同,避免了钢球运动过程中因拐角造成的冲击撞断导球插管的上导唇和下导唇而使丝杠副卡死、报废的危险性,降低了噪音,提高了丝杠的精度稳定性,实现了滚珠丝杠副高精、高速和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尖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尖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72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线性调节长度的感温管套管
- 下一篇:一种陶瓷过滤机刮板更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