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式蓄放热的相变储能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65918.3 | 申请日: | 2022-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超 |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F24H9/1818;F24H9/25;F24H15/37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郑晓晨 |
| 地址: | 102699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放热 相变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式蓄放热的相变储能热水器,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器装置,换热器装置安装于箱体内部,该换热器装置包括进液管、换热管和出液管,用于流体换热;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壳体和传热件,所述传热件一端伸入第一加热器壳体的第二相变储能材料内,另一端伸入箱体的第一相变储能材料内,用于为换热器装置加热;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安装于换热器装置的出液管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温,且蓄热时为被动蓄热,减少了电器元件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实现相变储能热水器的独立、可靠、高效蓄热,提升了产品的寿命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独立式蓄放热的相变储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相变储能材料是指可发生物态变化并且能够吸收、放出热量的物质,其具有蓄/放热近似恒温、储热密度高、可多次被动循环使用等特点。
近些年,以相变储能材料为核心开发的相变储能装置越来越多,如相变储能热水器、相变储能电暖气、相变储能控温器等,因其可以储存热量且体积小巧,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
CN214620775U一种热管式相变储热热库,通过加热热管与常温水进行冷热交换,常温水再将温度传递给热管,热管再将温度传递给内胆内的相变材料,提高了储热效率。但因水为显热材料不具有恒温吸放热特性,且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当温度升至100℃时无法继续升温,无法为热管进行蓄热。
CN110118439B发明的相变热水器采用加热器和水泵进行内循环为相变储热材料蓄热,蓄热内循环与放热外循环共用同一管路,在放热外循环工作时水泵停止工作且蓄热内循环无法同时进行工作,蓄热与放热相互干扰,用户使用热水时无法为装置蓄热,导致热能的高效率利用及输出受限。
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相变储能热水器进行放热前需先进行蓄热。其中,放热可通过换热器实现热水与相变储能材料间的热量传递,而蓄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现有的蓄热技术基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内置电加热管或加热丝为相变储能材料蓄热,内置加热管方式因温度无法精准控制会出现加热管局部过热,从而导致相变储能材料超过耐受温度而失效的问题。另一种为外接循环加热系统,循环加热系统可通过加热流体介质并借助循环泵等装置使流体介质在换热器内循环流动为相变储能材料蓄热,因此外接循环加热系统可控制相变材料过热的问题,但因配备主动循环装置(如循环泵)及循环管路系统会存在运行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此外,现有外接循环加热技术多将蓄热与放热共用一个管路系统,导致蓄热与放热无法同时运行,不能实现热水的最大化输出,无法满足用户短时间内热水用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控温,降低系统复杂性,实现独立、可靠、高效的被动蓄热,提升使用寿命、可靠性和热水输出能力的独立式蓄放热的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立式蓄放热的热水器,包括
换热器装置,所述换热器装置安装于箱体内部,该换热器装置包括进液管、换热管和出液管,用于流体换热;
第一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材料设置于箱体与换热器装置之间,用于储存热量;
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壳体和传热件,所述传热件一端伸入第一加热器壳体的第二相变储能材料内,另一端伸入箱体的第一相变储能材料内,用于为换热器装置加热;
第二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材料设置于第一加热器壳体与传热件之间;
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安装于换热器装置的出液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器内设置有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用于为第二相变储能材料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装置的进液管上安装有流量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超,未经张秀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65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电镀上色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