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道进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40884.2 | 申请日: | 202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远林;郑波;王鸿振;吴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道 进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道进口结构,包括盘旋层叠式鱼道、结构底座、顶部结构平台、设置于盘旋层叠式鱼道上的多个鱼道进口、进口闸门;所述结构底座固定于边坡或河底以支撑盘旋层叠式鱼道;所述顶部结构平台最下面为带鱼道进口的单层盘旋鱼道;设置于盘旋层叠式鱼道上的多个鱼道进口以及顶部结构平台上的鱼道进口共用同一个进口闸门,进口闸门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移动,根据运行水位自动控制运行高度,实现统一启闭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置范围小、结构紧凑的优点,不需要联动控制多个闸门,通过控制一个闸门实现多个鱼道进口的启闭控制,适用于下游大水位变幅运行及高山峡谷等受限空间的水利工程,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布置在边坡上或河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道进口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全球水电大国,在全国各个流域建设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中建设的大坝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生态产生影响,尤其是对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影响。因此,目前普遍通过建设鱼道的方式重建鱼类洄游通道、沟通上下游鱼类交流。水流从上游进入鱼道,从下游流出鱼道,但洄游鱼类从下游进入鱼道,从上游游出鱼道,由此称鱼道上游进水口为鱼道出口,鱼道下游出水口为鱼道进口。
为了实现过鱼的目的,鱼道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水深要求和一定的流速要求。然而,对于下游水位变幅较大的工程,水位变化条件下,鱼道的水深、流速均会受到影响,影响鱼道的过鱼效率。如何提高鱼道进口适应水位变化的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面临的技术难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SL 609-2013)》要求,主要过鱼季节下游水位变幅较大时,应设置不同位置与高程的多个鱼道进口。因此,目前提高鱼道进口适应水位变化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在鱼道沿程最低、最高水位之间设置多个进口,但这种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1)对于下游水位变幅较大的工程,最低水位进口和最高水位进口之间鱼道长度很长,其布置占用场地大,对于处在峡谷地形中的大坝而言,进口段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边坡开挖,布置难度较大;
2)为以防止下游水体溢流进入鱼道影响鱼道运行,鱼道下游段边墙高程须在下游最高水位以上,边墙工程量大;
3)多个鱼道进口分散布置,需要布置多个闸门和启闭系统联合控制,整体结构和控制逻辑复杂。
此外,随着国内水电资源开发殆尽,目前我国水电开发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中,生态环境脆弱的同时在高山峡谷中建设传统鱼道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少占用或不占用边坡空间的鱼道进口结构。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6592541B,公开日2018年11月13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上游水位变幅较大工程用的鱼道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开挖量小,建筑用混凝土工程量少的鱼道系统。其不足之处占地面积较大,包含多个闸门,整体控制结构复杂,故障风险高。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0468805B,公开日2021年4月23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鱼道变半径螺旋塔式多进口或多出口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鱼道变半径螺旋塔式多进口或多出口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布置多个闸门,且闸门启闭及运输设备需要在弯曲轨道上来回控制吊运多个闸门才能实现进口或出口的启停切换,控制结构及逻辑复杂,而且整体占用面积较大,高山峡谷地带建设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道进口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置范围小、结构紧凑的优点,不需要联动控制多个闸门,通过控制一个闸门实现多个鱼道进口的启闭控制,适用于下游大水位变幅运行及高山峡谷等受限空间的水利工程,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布置在边坡上或河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40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动力电池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牙齿正畸用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