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34467.7 | 申请日: | 202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2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孙雨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陶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74;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林泉街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防倒桩 功能 护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属于护岸桩技术领域,该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包括桩体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桩体上部挡水的一侧,支撑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桩体挡水一侧的地上,采用该结构,通过支撑装置可以从挡水一侧对桩体上部施加支撑力,从而防止桩体因承压过大发生倾斜或倒桩,从而提高护岸桩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岸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
背景技术
护岸桩作为河道护岸整治工程的关键一环,发挥着缓解河岸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生态健康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护岸桩结构较为简单,通过打桩设备竖直击打桩体,使护岸桩底部埋入地下,当护岸桩承压过大时,仍容易出现或倒桩或桩体倾斜的情况。
因此,一种固定更牢、稳固桩体不倾倒的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岸桩固定不稳、容易倾斜倒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包括桩体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桩体上部挡水的一侧,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桩体挡水一侧的地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桩体上部挡土的一侧,所述牵引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桩体挡土一侧的地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挂钩和支撑杆,所述挂钩固定在所述桩体上部挡水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挂钩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桩体挡水一侧的地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二挂钩、牵引绳和地钉,所述第二挂钩固定在所述桩体上部挡土的一侧,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挂钩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地钉上,所述地钉埋设在所述桩体挡土一侧的地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桩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桩体的截面形状为梨形,所述桩体内部通过隔板隔断形成多个纵向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桩体包括迎水面、迎土面以及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所述右连接端上设有卡条,所述左连接端上设有与所述卡条匹配的卡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挂钩设于迎水面的上部,所述第二挂钩设于迎土面的上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卡槽为截面形状呈“C”形的槽体,所述卡条为截面形状呈“D”形的插条。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迎水面和迎土面上均设有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包括桩体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桩体上部挡水的一侧,支撑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桩体挡水一侧的地上,采用该结构,通过支撑装置可以从挡水一侧对桩体上部施加支撑力,从而防止桩体因承压过大发生倾斜或倒桩,从而提高护岸桩的整体稳定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带防倒桩功能的护岸桩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陶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陶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4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