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34173.4 | 申请日: | 202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姜乃熔;付吉祥;张俪;王桂珍;池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10/20;H02S20/30;H02S20/32;H02S40/30;H02J7/35;H02J7/14;F03D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反射 表面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设备,包括:可调节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可调节伸缩杆上的智能反射表面本体、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所述光伏板和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之间互相不遮挡,所述光伏板和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分别与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反射表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超表面通过数字可编程的方式控制可调器件,改变电磁单元的电磁特性实现对空间电磁波传输特性的改变,具有重塑电磁波传播环境的潜力。其中智能反射表面无需功放、射频、馈线和基带处理电路等器件,与传统中继或直放站相比,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噪声、易部署等优势。智能反射表面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面板,由于没有功率放大等器件其功耗相对较小,目前1m2智能超表面的功耗小于10W。在建设中对智能反射表面进行拉线供电成本过高,并且后期维护要求较多。因此业界在考虑可以采用太阳能光伏供电的方式。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硅基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近几年第三代光伏发展迅速,以薄膜光伏板为例,钙钛矿光伏、有机薄膜光伏以及量子点光伏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接近硅基光伏板,成本也逐渐降低,因此在光伏板种类的选择性更大。近几年光伏装机量逐年升高,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新兴清洁能源的主体组成部分,为机房和基站中的设备提供清洁电能,大幅降低了市电消耗,节约了用电成本。
如图1所示,现有智能反射表面与光伏结合形式大多为背贴式,即正面为智能反射表面设备12,背面贴光伏板11。智能反射表面设备需要朝向宿主基站及反射覆盖区域,此种结合方式受反射板朝向影响限制了设备的放置角度,会严重影响光伏板接触日照时长,大幅度降低光伏板的发电量。更严重的在阳光不充足的时间内,光伏板无法为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足够多的电能,使反射板无法配置正确的码本,信号发生不可控的反射,将造成网络干扰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设备,解决如何确保智能反射表面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设备,包括:可调节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可调节伸缩杆上的智能反射表面本体、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所述光伏板和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之间互相不遮挡,所述光伏板和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分别与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包括:智能反射表面、智能反射表面控制器、用于驱动所述可调节伸缩杆调节高度的第一控制器、风电整流器、光伏整流器、电源管理器;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可调节伸缩杆驱动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光伏整流器电连接,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与所述风电整流器电连接;所述光伏整流器,所述风电整流器,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光伏板转向的第二控制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第二控制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时间信息的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还包括: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位置信息的位置模块,所述位置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风电整流器、所述光伏整流器、所述电源管理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智能反射表面背面。
可选的,所述智能反射表面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反射表面背面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蓄电池为超薄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4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