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32801.5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马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3 | 分类号: | F04D29/063;F04D29/046;F04D2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席勇 |
地址: | 2151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润滑油 循环 散热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包括壳体和扇叶。壳体具有安装管,安装管中部设有轴承,安装管的一端设有润滑油。扇叶与一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位于轴承的中部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壳体与扇叶形成有相对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轴承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以便润滑油经间隙从第一空间流至第二空间后再经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从第二空间导流至第一空间,从而实现润滑油的可循环利用。该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大大提高了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散热风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电产业的迅速发展,CPU追求高速度化,多功能化及小型化所衍生的散热问题越来越严重,若不将热量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则会极大地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同时还会缩减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业界通常在发热电子元件上贴设散热器并采用一散热风扇对散热器吹风产生强制气流以加速散热,或直接采用散热风扇对发热电子元件进行风冷散热。
传统的散热风扇,转轴和轴承之间会存有间隙,随着转轴的转动时的旋转作用,转轴一端及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油会被离心力从轴承的一端甩到另一端,而由于转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较小,被甩到另一端的润滑油很难流回原来位置或者流回的速度较慢,从而影响转轴和轴承之间的润滑效果,降低了散热风扇使用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其能够有效缓解轴承两端润滑油流通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包括壳体和扇叶。所述壳体具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中部设有轴承,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设有润滑油。所述扇叶与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轴承的中部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扇叶形成有相对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轴承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以便所述润滑油从所述第一空间导流至第二空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槽设于所述轴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导流槽呈弧形结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槽由所述轴承的内圈延伸至所述轴承的外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槽环绕所述轴承的外壁设置,且所述第二导流槽沿所述轴承的轴向设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设置有多个。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为铜套轴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内设有定子壳,所述定子壳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壳的内壁设有磁石环,所述安装管的外壁固定有定子,所述磁石环位于所述定子的外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密封圈的一端设有卡扣,以限制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远离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有PCB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促进润滑油循环的散热风扇,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轴承的两端设置第一导流槽以及在轴承的外壁设置第二导流槽,可实现从轴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处被甩出的润滑油可经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回流至原位置,从而实现润滑油的可循环利用,延长了转轴及轴承的润滑作用,从而延长了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马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马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2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球表面清理机构
- 下一篇:一种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