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3045.1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7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飞;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5K5/02;H05K7/20;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赵云秀 |
地址: | 430119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送风装置、散热翅片和遮蔽组件,逆变器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送风装置设置在进风口处,散热翅片设置在逆变器壳体处,遮蔽组件包括设置在出风口处的活动遮蔽件,活动遮蔽件构造成能够遮蔽出风口,且具有遮蔽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暴露出风口以将送风装置吹送的气流引导至逆变器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两种散热方式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即可以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又可以通过送风装置和遮蔽组件共同进行散热,并且由于遮蔽组件的活动遮蔽件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所以在不通过送风装置进行散热时可以遮蔽出风口,从而可以避免异物进入到逆变器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属于小型电力电子设备,逆变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了使得逆变器能够正常工作,所以需要对逆变器进行散热。
传统技术方案中,逆变器在工作时仅仅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或者是通过风扇对其内部进行散热。其中,仅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的技术方案中逆变器内部的发热元器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然后通过风扇吹散热翅片进行降温,这样的散热效率不如直接对内部元器件进行风冷散热有效,散热效果不是很好。而通过风扇直接对逆变器的内部进行散热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逆变器上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所以会出现杂物和飞虫直接进入逆变器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会影响逆变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逆变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不好且容易导致有异物进入逆变器内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
逆变器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送风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处;
遮蔽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活动遮蔽件,所述活动遮蔽件构造成能够遮蔽所述出风口,且具有遮蔽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暴露所述出风口以将所述送风装置吹送的气流引导至所述逆变器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活动遮蔽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遮蔽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驱动件设置成在所述送风装置启动时开启,以驱动所述活动遮蔽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在所述送风装置关闭时驱动所述活动遮蔽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回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逆变器壳体内的温度;
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驱动件构造成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逆变器壳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同时启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遮蔽件包括:
第一挡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侧壁平行布置,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挡板构造成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活动遮蔽件还包括:
第二挡板,由所述第一挡板沿朝向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内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板形成有引导所述气流向预设方向吹出的风道。
可选地,所述风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送风装置的前侧与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3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防倾倒输液架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麻醉鼻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