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03824.3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23/10;B01D29/11;B01D29/64;F23G5/033;F23G5/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61700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发电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上料系统,包括: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壳体,所述输送壳体的倾斜下端上部具有进料斗,其倾斜上端的下部具有下料管;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破碎组件;所述输送壳体由截面呈半圆弧的下壳体与上壳体及两个圆形端盖组成,所述上壳体覆盖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下壳体底部表面开有多个滤液孔;所述输送壳体内安装有输送绞龙;集液仓,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下方,所述集液仓的倾斜最底端开有排液口;清理板,其位于所述集液仓内用以清理所述下壳体滤液孔;所述清理板通过驱动组件在所述集液仓内沿其倾斜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上料系统,上料效率高,利于提高垃圾焚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垃圾焚烧发电将生活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生活垃圾中的可燃废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产生的废气、灰渣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
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垃圾后通过上料系统将待焚烧垃圾投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垃圾焚烧炉作为连续运行的设备,要求原料的入炉、出渣保持稳定连续并可以方便地控制,使焚烧工况稳定连续。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上料装置包括一个料斗和一个螺旋输送机,料斗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口连通,垃圾焚烧炉炉体壁上加工有一个进料口,螺旋输送机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垃圾焚烧炉运行时,先由抓斗将垃圾送入料斗,进入料斗的垃圾在螺旋输送机的作用下被送入炉体内进行焚烧。例如中国专利CN209655305U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垃圾破碎装置、传送装置和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进料斗的下料口与所述垃圾破碎装置的入料口连通,所述垃圾破碎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传送装置的入料口连通,所述传送装置的滤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垃圾破碎装置的出料口正下方,且与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的滤液入口连通,所述传送装置的出料口端设置有能够向外翻转的密封板。该专利通过设置渗滤液收集装置使得垃圾中的渗滤液由于自重依次通过位于垃圾破碎装置的出料口正下方的传送装置的滤液出口、渗滤液收集装置的滤液入口,流入到渗滤液收集装置中。但是上述专利中,渗滤液收集装置不具备清理机构,不能对渗滤液收集装置的过滤网进行清理操作,长期使用后,粒径较小的垃圾容易堵塞住过滤网,从而影响滤水效率,而为了清理过滤网需要停止上料装置的上料工作然后拆出渗滤液收集装置进行清理,这种方式降低了上料效率,并且传送装置的滤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垃圾破碎装置的出料口正下方,垃圾中还存在未来得及从滤液出口滤出就被传送装置输送进入后段的情况,导致滤出渗滤液不完全,垃圾的水分去除效果不佳,影响垃圾焚烧效率,影响垃圾上料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上料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壳体,所述输送壳体的倾斜下端上部具有进料斗,其倾斜上端的下部具有下料管;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用以破碎垃圾的破碎组件;
所述输送壳体由截面呈半圆弧的下壳体与上壳体及两个圆形端盖组成,所述上壳体覆盖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下壳体底部表面开有多个滤液孔,所述端盖密封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两端处;所述输送壳体内安装有用以输送垃圾的输送绞龙;
集液仓,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下方,所述集液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输送壳体一致且其倾斜最底端开有排液口;
清理板,其位于所述集液仓内用以清理所述下壳体滤液孔;所述清理板通过驱动组件在所述集液仓内沿其倾斜方向运动,所述清理板上表面的刷毛与所述下壳体下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03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