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97199.2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熊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鲁保有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邢争洋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螟 赤眼蜂 释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装置,属于害虫生物防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套筒,箱体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卡接有左端盖,箱体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卡接有右端盖,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顶块,顶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盖,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座,弧形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柱,通过套筒、左端盖与右端盖的设置,而左端盖与右端盖分别设置左进出孔与右进出孔,加大玉米螟赤眼蜂进出面积,加大玉米螟赤眼蜂的释放,而且还方便取出套筒进行清洁除污,同时通过尖头桩、倒刺与减阻槽的设置,方便安装限位箱体,方便把箱体固定安装于玉米地里,避免箱体发生限位不稳固而倾斜歪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生物防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螟赤眼蜂,为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寄主昆虫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烟青虫、棉小造桥虫、小地老虎等危害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害虫。
目前释放装置的进出口多数只设置一个位置,达不到多方位进出玉米螟赤眼蜂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玉米螟赤眼蜂的收集,降低了释放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现有的释放装置不易限位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装置,以解决限位固定与加大玉米螟赤眼蜂释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装置,通过套筒、左端盖与右端盖的设置,而左端盖与右端盖分别设置左进出孔与右进出孔,加大玉米螟赤眼蜂进出面积,加大玉米螟赤眼蜂的释放,而且还方便取出套筒进行清洁除污,同时通过尖头桩、倒刺与减阻槽的设置,方便安装限位箱体,方便把箱体固定安装于玉米地里,避免箱体发生限位不稳固而倾斜歪倒。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左端盖,所述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于右端盖,通过套筒的设置,方便玉米螟赤眼蜂进入到箱体的内部,而且还不会发生拥挤和叠加挤压。
优选的,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的型号大小相同,所述罩盖卡接于箱体的上端,通过左端盖与右端盖的设置,方便取出套筒方便清洁套筒。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顶板的下端,所述支柱的下端滑动穿过套环的内部,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加大了箱体与支柱连接处的安装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拉柄,通过拉柄的设置,方便安装与拆卸左端盖与右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左端盖与右端盖的设置,而左端盖与右端盖分别设置左进出孔与右进出孔,加大玉米螟赤眼蜂进出面积,加大玉米螟赤眼蜂的释放,而且还方便取出套筒进行清洁除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尖头桩、倒刺与减阻槽的设置,方便安装限位箱体,方便把箱体固定安装于玉米地里,避免箱体发生限位不稳固而倾斜歪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与左端盖连接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2套筒、3左端盖、4右端盖、5顶块、6罩盖、7弧形座、8顶板、9支柱、10斜板、11加强筋、12卡套、13套环、14尖头桩、15倒刺、16减阻槽、17拉柄、18左进出孔、19右进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鲁保有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泰安鲁保有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97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水平调节功能的道路建设用勘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