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肱骨微创接骨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87293.X | 申请日: | 202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7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朱敏;徐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马斌 |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肱骨 接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肱骨微创接骨板,包括:近端锁定部、中间连接部、远端锁定部;所述近端锁定部和远端锁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连接部的两端,且近端锁定部和远端锁定部均设有定位孔;所述该截骨导板轴线为螺旋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存在角度差;本实用实用新型摒弃传统的单平面形式接骨板,采用多平面包覆形式,将患者骨折处从不止一个方向进行固定,即本申请中截骨板的远端和近端存在扭转的角度差,其中采用螺旋形态或阶梯形态的中间连接部进行过渡,保证在骨折处有来自不止一个方向的约束力;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加了骨折处的包覆面积与角度,使得骨折两端不会向两侧移动,提升了肱骨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骨微创接骨板。
背景技术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骨,上端与肩胛骨形成肩关节,下端与桡骨和尺骨形成肘关节。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尤其是骨折线延伸至肱骨远端1/3的骨折,接骨板对骨折远端把持空间小,固定非常困难。肱骨干中段后方有骨性桡神经沟,其中有桡神经通过,且肱骨远端变扁、变宽,呈三角形并向前倾斜成角。肱骨远端后方存在鹰嘴窝,前方存在冠状窝,内侧存在尺神经沟,其中有尺神经通过,虽现有采用肱骨内侧入路、前侧入路及后侧入路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报道,但肱骨内侧有尺神经及伴行血管通过,前侧有正中神经、肱动脉通过及远端的冠状窝存在,外侧有桡神经干通过,后侧有鹰嘴窝存在,因此将接骨板放置于肱骨内侧、前侧、外侧及后侧均有较高操作难度及手术风险,容易损伤重要的血管及神经。而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结构平坦,无重要神经及血管通过,所以是放置解剖接骨板的最佳位置,可将接骨板近端固定于肱骨干后方,远端固定于肱骨远端后方桡侧柱。
目前,针对肱骨骨折的接骨板多是但平面设计,在实际固定中只能从一个平面对骨折的两端进行限位固定;或当下的接骨板设计应用于肱骨近端或者远端的固定,当肱骨的中段粉碎性骨折时,无论是单平面的接骨板还是肱骨近端或远端固定的接骨板,在固定骨折两端时其稳定性都较差;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也就是肱骨的骨折处已经完全丧失了支撑力,需要截骨板完全固定,当运用单平面截骨板固定时,只是单平面着力,骨折两端容易向两侧偏移,导致骨折处无法正常恢复,更有甚者需要二次手术矫正骨折端。
因此,当下需要一种能稳定固定中段粉碎性骨折肱骨两端的接骨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肱骨微创接骨板,采用螺旋的设计形式,前后两段的端面设置角度差,以扭转部位固定骨折处,如此包覆骨折处,使得骨折端不会向两侧移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肱骨微创接骨板,包括:近端锁定部、中间连接部、远端锁定部;
所述近端锁定部和远端锁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连接部的两端,且近端锁定部和远端锁定部均设有定位孔;
所述该接骨板轴线为螺旋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存在角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为螺旋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偏转角度小于90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为螺旋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偏转角度等于90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为两端错位的阶梯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偏转角度小于90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为两端错位的阶梯状,且近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和远端锁定部所处平面偏转角度等于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87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