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铜排直连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78561.1 | 申请日: | 202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侯昌辉;樊旭东;霍亮;潘永志;吴许辉;祝元;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铜排直连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铜排直连模块,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模块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燃料电池与壳体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由正极铜排、负极铜排、铜排固定上绝缘板、铜排固定下绝缘板、铜排固定板及密封条通过螺栓紧固装配而成。将正负极铜排设计为一个整体模块,并直接与DCDC内部正负极端相连,大大节省了装配所需的空间,提高了集成度,同时省去了正负极高压线束,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铜排直连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燃料电池电堆反应产生的高压电将通过外部高压线束与DCDC进行连接,这样一方面需要连接将许多根又粗又重的高压线束,同时还要预留这些高压线束拆装的空间,非常不利于系统的整理集成度及后期的装配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线束占用空间大,不利于系统的整理集成度及后期的装配维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燃料电池铜排直连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燃料电池铜排直连模块,该模块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燃料电池与壳体盖板之间,包括
正极铜排,通过其一端设置的两个圆孔与燃料电池的正极集流板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长圆孔与DCDC内部正极端连接固定;
负极铜排,通过其一端设置的两个长圆孔与燃料电池的负极集流板连接固定,另一端为设有两个长圆孔与DCDC内部负极端连接固定;
铜排固定下绝缘板,设置于燃料电池上方,顶部并排开设有两个凹槽;
铜排固定上绝缘板,安装于铜排固定下绝缘板的顶部,底部开设有两个槽体与铜排固定下绝缘板上两个凹槽位置相对应组成两个通槽,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中部分别位于其中一个通槽内;所述铜排固定上绝缘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以分别套入正极铜排与负极铜排的细长孔;
铜排固定板,通过其上开设的矩形孔从上往下套入铜排固定上绝缘板上,通过螺栓将铜排固定上绝缘板、铜排固定下绝缘板及铜排固定板进行紧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铜排固定上绝缘板和铜排固定下绝缘板均采用高绝缘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铜排固定上绝缘板上表面开有一圈用以安装密封条的第一密封槽,在装配连接时起到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铜排固定板为铝合金材料,其四周开有螺纹孔,能够与壳体盖板进行紧固,将整个模块连接紧固为一个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铜排固定板上表面开有一圈用以安装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槽,在装配连接时起到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与铜排固定上绝缘板和铜排固定下绝缘板合并形成的通槽之间存在间隙;消除燃料电池与壳体盖板之间的间隙误差,使得正负极铜排能在一定的高度方向范围内活动,进而解决高度方向尺寸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正负极铜排设计为一个整体模块,并直接与DCDC内部正负极端相连,大大节省了装配所需的空间,提高了集成度。
2、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正负极高压线束,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入壳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壳体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8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程测绘激光测绘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