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有传感器芯体的阀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76469.1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阳;张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黄志铖 |
地址: | 3506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有传感器芯体的阀芯,包括阀芯套、阀芯轴和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紧密贴合于阀芯轴内腔侧壁,阀芯轴紧密贴合于阀芯套内腔,阀芯套底部非轴线位置上设有第一通气孔,阀芯轴上设有可与第一通气孔同轴心的第二通气孔,阀芯轴内腔设有与传感器芯体抵接的压紧部,压紧部上设有可供传感器芯体的引线穿过的第一通孔。本方案将传感器集成在阀芯上,当需要取出传感器芯体时,只需旋转阀芯轴堵塞阀芯套上的第一通气孔,此时管道仍可正常工作,对传感器芯体进行检修时无需使管道停止工作也不会引起管道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有传感器芯体的阀芯。
背景技术
在城市燃气管道中,经常会在管道上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以便对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压力温度状况进行监测。现有技术在管道上安装传感器时,通常还会在管道上安装一个位于传感器前端的开关阀门,当传感器需要定期取下进行校准或更换时,将传感器前端的开关阀门关闭,使管道停止工作,防止取下传感器后管道发生泄露。
但是,管道停止工作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开关阀门和传感器的组合在安装时不仅需要在管道上预留出传感器的安装接口,还需要预留出开关阀门的安装接口,增加管道安装时的工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在检修传感器时需要使管道停止工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传感器芯体的阀芯。本方案在管道上安装阀芯,阀芯上集成有传感器,检修传感器时,只需关闭阀芯上的通气孔,无需使管道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有传感器芯体的阀芯,包括阀芯套、阀芯轴和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紧密贴合于阀芯轴内腔侧壁,阀芯轴紧密贴合于阀芯套内腔,阀芯套底部非轴线位置上设有第一通气孔,阀芯轴上设有可与第一通气孔同轴心的第二通气孔,阀芯轴内腔设有与传感器芯体抵接的压紧部,压紧部上设有可供传感器芯体的引线穿过的第一通孔。
阀芯正常工作时,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处于同轴心状态,管道内的燃气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后与传感器芯体接触,传感器芯体监测管道内燃气的压力和温度状况。当需要取出阀芯内传感器芯体对其进行检修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阀芯轴在阀芯套内进行旋转,直至阀芯套上的第一通气孔与阀芯轴上的第二通气孔完全错位,阀芯轴底部完全堵塞阀芯套上的第一通气孔。然后取出阀芯轴内与传感器芯体抵接的压紧部,接下来取出传感器芯体并对其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如果需要更换传感器芯体,则抽出第一通孔内需要更换的传感器芯体的引线,将新的传感器芯体的引线穿过压紧部上的第一通孔,如果不需要更换传感器芯体,则省略这个步骤。将传感器芯体放入阀芯轴的内腔,放回压紧部,然后旋转阀芯轴直至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同轴心,管道内的燃气可以穿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接触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重新开始监测管道内燃气的压力和温度状况。
本方案将传感器集成在阀芯上,当需要取出传感器芯体时,只需旋转阀芯轴堵塞阀芯套上的第一通气孔,此时管道仍可正常工作,对传感器芯体进行检修时无需使管道停止工作也不会引起管道泄露。同时,在铺设管道时无需预留用以控制管道开闭的开关阀门的安装接口,仅需预留出阀芯的安装接口,减少管道安装时的工作量。
优选的,阀芯套上与锁紧部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缺口,阀芯轴上设有安装在限位缺口内的凸台,当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同轴心时,凸台与限位缺口一侧的侧壁抵接。设置限位缺口后,阀芯轴在阀芯套内旋转时,凸台在限位缺口内移动,当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同轴心时,凸台与限位缺口一侧的侧壁抵接,使得操作人员在旋转阀芯轴时可以更快的找到第二通气孔与第一通气孔同轴心时阀芯轴在阀芯套内的位置。
优选的,阀芯轴底部设有密封胶粒,密封胶粒的尺寸大于第一通气孔的内径,当凸台与限位缺口另一侧的侧壁抵接时,密封胶粒与第一通气孔对齐。设置密封胶粒,当需堵塞第一通气孔时,旋转阀芯轴至凸台与限位缺口另一侧的侧壁抵接,使密封胶粒完全堵塞第一通气孔。密封胶粒堵塞第一通气孔的效果更好,防止管道泄露的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76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