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焊接用夹持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54917.8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87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学;刘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亚源泰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焊接 夹持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焊接用夹持机床,涉及钢管焊接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轨道,对称轨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位于底座的表面,对称轨道远离底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内部设置有三抓卡盘,对称轨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焊枪支撑组件,焊枪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焊枪支架,本申请的设计通过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对钢管进行固定,使两段钢管保持同一水平线,增加钢管对接精度,通过焊枪支撑组件对焊枪支架进行支撑,焊枪支架通过轨道车位于圆轨表面的滑动,使人工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枪进行辅助旋转,增加焊枪的稳定性,减少漏焊的可能,增加钢管焊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焊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管焊接用夹持机床。
背景技术
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需通过夹具对零部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同时保证人身安全。目前,在夹具领域种类繁多,但是其结构和装夹方便度参差不齐,对于圆柱类工件的加工对圆度和圆柱度要求较高,
公开号为CN208840954U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床加工夹具,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表面相互对称安装有两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的一侧设有废料收集器,启动气缸,气缸通过活塞杆推动T形滑块在导轨的内部滑动,使得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相互配合将钢管夹紧,通过限位板插杆和限位板插孔相互对位便于提高夹持时的稳定性,启动真空泵,使得壳体内部产生真空负压,进而钻孔后的废料能够通过进风斗进入到壳体内部的废料回收槽内进行收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和普及。
针对以上所述,发明人认为当前的机床加工夹具通过夹紧机构对钢管进行夹紧,但是钢管在对接完成后需要对表面接口处进行焊接,由于钢管表面为弧形,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围绕钢管的表面进行焊接,由于钢管表面弧度过大,人工在围绕钢管表面焊接的过程中很难保持较为稳定的姿势进行焊接,使钢管焊接处容易漏焊,导致钢管焊接的结构强度降低,在使用中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焊接用夹持机床,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钢管表面为弧形,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围绕钢管的表面进行焊接,由于钢管表面弧度过大,人工在围绕钢管表面焊接的过程中很难保持较为稳定的姿势进行焊接,使钢管焊接处容易漏焊,导致钢管焊接的结构强度降低,在使用中存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焊接用夹持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轨道,对称所述轨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底座的表面,对称所述轨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的内部设置有三抓卡盘,对称所述轨道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焊枪支撑组件,所述焊枪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焊枪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活动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对称所述轨道的一侧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块的内部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部与所述活动支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插接,对称所述轨道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支架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对称所述限位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滑块和所述卡块均通过限位槽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枪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侧环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环形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亚源泰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亚源泰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4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