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片状中空陶瓷膜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54436.7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0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左壮;陈庆;张欣;刘建立;王元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3/08;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文怡然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碟片 中空 陶瓷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碟片状中空陶瓷膜。包括上层支撑体、下层支撑体和设置于上层支撑体表面和下层支撑体表面上的分离膜层,将设置有分离膜层的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粘结形成陶瓷膜主体,所述陶瓷膜主体对称设置且内部中空,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垂直于通孔轴线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一体成型的棱状凸起,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两表面上的若干棱状凸起镜像设置。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旋转陶瓷膜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处理介质中的杂质易堆积粘附于陶瓷膜的表面上,导致其处理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碟片状中空陶瓷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有机物浓度和高悬浮固体浓度的废水处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如食品废水、糖蜜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养殖废水等。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为清洁的沼气能源。
在进行上述废水处理时,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给常用污水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反应器处理带了很大难度。因此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发明人研发了通过陶瓷膜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方式,通过不断的使用和验证,发现该方式对上述废水的处理效果好。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处理的介质(各种废水)从陶瓷膜外部进入内部时,介质中含有的杂质、悬浮固体等将会累积和粘附在陶瓷膜的表面上,长期以往将会对陶瓷膜造成堵塞,即对分离膜层造成堵塞,形成滤饼层,减小膜通量,影响对介质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片状中空陶瓷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旋转陶瓷膜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处理介质中的悬浮物等杂质易堆积粘附于陶瓷膜的表面上,导致其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碟片状中空陶瓷膜,包括上层支撑体、下层支撑体和设置于上层支撑体表面和下层支撑体表面上的分离膜层,将设置有分离膜层的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粘结形成陶瓷膜主体,所述陶瓷膜主体对称设置且内部中空,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垂直于通孔轴线的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一体成型的棱状凸起,所述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两表面上的若干棱状凸起镜像设置。
进一步限定,若干所述棱状凸起包括若干第一棱状凸起,若干所述第一棱状凸起环形均布于上层支撑体和下层支撑体的表面上,且若干所述棱状凸起的一端均垂直与通孔的中轴线设置,其有益之处在于,当转轴带动本中空陶瓷膜快速旋转时,棱状凸起会切割处理介质,即在其运动方向的后方形成低压区域,即对粘附在本中空陶瓷膜片表面上的杂质具备拔出效果,起到清理中空陶瓷膜片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若干所述第一棱状凸起的长度与上层支撑体边缘到通孔边缘的距离相等,其有益之处在于,能增大对处理介质的切割长度,即提升对本中空陶瓷膜片的处理面积。
进一步限定,若干所述棱状凸起还包括第二棱状凸起,若干所述第二棱状凸起均布设置于相邻第一棱状凸起之间,其有益之处在于,本中空陶瓷膜片的中部面积小,即为了避免对中部膜片表面进行遮挡,第一棱形凸起的数量不能过多,即越靠近外侧,相邻第一棱形凸起之间的间距越宽,即对中空陶瓷膜片表面的处理面积存在盲区,设置第二棱形凸起即可补偿对盲区内杂质的清理。
进一步限定,若干所述棱状凸起的高度,从陶瓷膜主体的外部向内部逐渐增大,其有益之处在于,较高的棱状凸起前方产生了更大的冲击力,后方也产生较大的真空度,从而可以补偿了中心位置线速度低带来剪切力和离心力不足导致对累积杂质的清除效果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所述棱状凸起靠近陶瓷膜主体中部的高度小于8mm,其有益之处在于,避免过高,导致旋转阻力过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4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