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53935.4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强;郭飞;傅睿智;林雪冰;张国庆;张天卓;王昊;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2;E02D27/12;E02D31/12;E02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枢纽 承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属于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水平向承载结构以及竖向承载结构,水平向承载结构设置于明挖基坑区域与盖挖基坑区域之间;竖向承载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挖基坑区域内;竖向承载结构包括:深入盖挖基坑区域的桩基础结构、深入盖挖基坑区域,且一端与桩基础结构连接的柱体结构、设置在盖挖基坑区域上,且一端与柱体结构的另一端连接的顶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水平向承载结构枢纽基坑的不同开挖阶段,可分别作为盖挖区和明挖区的围护结构。由顶板、柱体结构及桩基础结构组成的竖向荷载传递体系,可有效承担承担道路及车辆荷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复杂交通枢纽包括枢纽上方的城市道路和地下枢纽结构,由于城市道路需要尽快与周边道路贯通形成交通网络并投入运营,如果采用单一的全明挖施工方法,则需要将全部地下枢纽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施工枢纽上方的城市道路,为此,需要根据城市道路先期投入运营的需求,需要合理布置地下枢纽承载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枢纽承载结构布置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包括:
水平向承载结构,设置于明挖基坑区域与盖挖基坑区域之间;
竖向承载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挖基坑区域内;所述竖向承载结构包括:深入所述盖挖基坑区域的桩基础结构、深入所述盖挖基坑区域,且一端与所述桩基础结构连接的柱体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挖基坑区域上,且一端与所述柱体结构的另一端连接的顶板。
优选地,所述水平向承载结构为地下连续墙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桩基础结构设有多组,沿横向设置和/或沿纵向设置的相邻所述桩基础结构相隔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柱体结构设有多组,沿横向设置和/或沿纵向设置的相邻所述柱体结构间隔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水平向承载结构一端与所述桩基础结构的任一位置相齐平,另一端与所述柱体结构的任一位置相齐平。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明挖基坑区域的抗浮桩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柱体结构连接的板体结构,所述板体结构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且位于所述桩基础结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结构下方的第二墙体结构,所述第二墙体结构与所述水平向承载结构接触,所述第二墙体结构与所述柱体结构接触,所述第二墙体结构与所述抗浮桩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水平向承载结构枢纽基坑的不同开挖阶段,可分别作为盖挖区和明挖区的围护结构。由顶板、柱体结构及桩基础结构组成的竖向荷载传递体系,可有效承担承担道路及车辆荷载,随后完成盖挖区顶板结构上方的城市道路施工,与周边道路贯通,最大限度降低地下枢纽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中盖挖逆作区和明挖区平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枢纽承载结构中所采用的竖向承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3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活动板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