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35166.5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刘演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臻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27/90;B01F35/9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李超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树脂 固化剂 生产 搅拌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管将原料注入设备内部,利用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利用转动轴带动其下表面的主传动轮进行运动,进一步操作人员利用转动轴与其外表面的转动环相互摩擦,进而利用连接杆带动传动板进行运动,进而使两组辅助轴与设备整体进行连接并同步转动,提高设备的平衡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利用固定轴和稳固杆下表面的传动杆带动刮板和搅动片,使设备内部原料充分进行搅拌处理,进一步利用加热管对设备内部进行加温,提高原料的搅拌效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装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混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树脂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
聚氨酯树脂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但是现有反应釜内的搅拌混合装置结构较为单一,通常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转动搅拌,易导致聚氨酯树脂与其他原料不能充分混合,经常会出现聚氨酯树脂搅拌后精度不够的情况,并且搅拌的效率低。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多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搅拌装置,使原料在设备的内部充分进行混合,进而提高其混合效果,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树脂固化剂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反应釜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水管,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表面设置有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次转动轮,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次转动轮,所述次转动轮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搅动板,所述辅助轴的下表面设置有盛放块,所述盛放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下表面设置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和稳固杆的下表面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搅动片,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刮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反应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次转动轮,所述次转动轮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次转动轮均关于反应釜中心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臻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臻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35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盒插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防撞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