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固定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29753.3 | 申请日: | 2022-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1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 代理公司: | 保定超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1 | 代理人: | 张海燕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部固定架,包括架体和夹手,还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一安装在架体上;平移装置,平移装置安装在架体上,并与支撑杆一连接,平移装置将夹手固定患者头部;形变附合装置,形变附合装置安装在支撑杆一上,并与夹手连接,形变附合装置改变夹手的形状,区别于现有技术,此头部固定架,患者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用平移装置使夹手与患者头部贴合之后,转动形变附合装置,使夹手其他空隙与患者贴合,增强了整体固定的稳定性,升降台和可移动式颈枕可以适应不同身形的患者,增强患者的舒适性,使用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头部固定架。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
传统CT检查仪床体的头部支撑装置,因为患者头部的大小不同,对固定效果会不太理想,如果在对头部进行CT扫描,患者头部晃动,会导致CT成像不清晰的现象发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传统固定头部所使用的夹手往往是弧形板配合弧形海绵垫,与患者头部贴合后,颈部悬空,对患者的舒适性也比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头部固定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固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固定架,包括架体和夹手,还包括:
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安装在架体上;
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安装在架体上,并与支撑杆一连接,所述平移装置将夹手固定患者头部;
形变附合装置,所述形变附合装置安装在支撑杆一上,并与夹手连接,所述形变附合装置改变夹手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架体上开设的滑槽一,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杆一上的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和滑槽一契合,所述架体上安装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上开设有孔一,所述支撑杆一上开设有孔二,所述孔二上开设有螺纹一,所述孔一内贯穿安装有轴一,所述轴一上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贯穿,且在轴一上开设有螺纹二,所述螺纹二与螺纹一咬合。
作为优选,所述形变附合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套环一,所述套环一内贯穿安装与夹手相连接的轴二,所述轴二上设有螺纹三,所述轴二上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内侧设有螺纹四,所述螺纹四与螺纹三咬合,所述轴二将圆环贯穿,所述圆环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三外围均安装有套环二,所述套环二上均安装有支撑杆四,所述支撑杆四与夹手连接,所述支撑杆四上安装有若干支撑杆五,所述支撑杆五与夹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手、支撑杆一、平移装置、形变附合装置均有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上安装有升降台。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上安装有护颈装置,包括在架体上开设的两个滑槽二,所述滑槽二上均安装有与滑槽二契合的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安装有护颈枕。
作为优选,所述夹手为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患者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用平移装置使夹手与患者头部贴合之后,转动形变附合装置,使夹手其他空隙与患者贴合,增强了整体固定的稳定性,升降台和可移动式颈枕可以适应不同身形的患者,增强患者的舒适性,使用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9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