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28370.4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兴;刘利军;叶海龙;庄伟鹏;陈顺泉;姚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造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04;E04D13/064;B01D29/03;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宅楼 屋顶 防水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以及围设于混凝土基层的四周的墙体,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背离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端穿出所述墙体外。本申请具有有效地减少屋顶积水的情况,并且有效地减少传统的防水结构中积水渗透至防水层后逐渐渗透入室内,从而导致屋顶出现开裂、发霉、漏水等问题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是建造在房屋顶端的结构,一般包括平顶屋面和坡顶屋面两种类型。坡顶屋面坡度大,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水效果。而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有的住宅楼的顶端多为平顶屋面,以降低工程造价以及提高屋面预制装配程度。
相关技术中,屋顶作为建筑物最上层的结构,为了减少下雨时屋顶漏水至楼下的情况,因此在建造屋顶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水结构。传统的防水结构一般先在屋顶铺设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并在屋顶安装排水管,从而使得下雨时雨水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放。
然而,当遇到强降雨或持续降雨天气时,降雨量较大,屋顶容易产生积水,如若长时间未清理积水,积水会渗透至防水层,并逐渐从防水层的施工缝处流至防水层的下方,使得积水渗透入室内,从而导致屋顶出现开裂、发霉、漏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的长时间未清理屋顶的积水时,积水会渗透至防水层,并逐渐从防水层的施工缝处流至防水层的下方,使得积水渗透入室内,从而导致屋顶出现开裂、发霉、漏水等问题的弊端,本申请提供一种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以及围设于混凝土基层的四周的墙体,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背离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端穿出所述墙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防水层的设置有效地减少雨水从混凝土基层渗入室内的情况,并通过导流板的设置,使得下雨时雨水滴落至导流板上,并沿着导流板流至引流座,然后雨水沿着引流座的斜面流至排水槽内,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屋顶,从而在下雨时及时将雨水排出屋顶,有效地减少屋顶积水的情况,并且有效地减少传统的屋顶防水结构中积水渗透至防水层后逐渐渗透入室内,从而导致屋顶出现开裂、发霉、漏水等问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层朝向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引流座,所述引流座的一侧均抵接于所述防水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导流板,所述引流座与所述导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两者相互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滴落至导流板上,并沿着导流板流至引流座,再通过引流座将雨水引导至排水槽内排出。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朝向所述引流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防水层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从引流座与防水层之间的缝隙渗入时,止水条遇水膨胀,以减少雨水从缝隙处渗入室内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排水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过滤板对应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过滤板时,先将过滤板移动至排水槽的相应位置,并移动过滤板使得卡块卡接配合于卡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所述过滤板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条形槽内穿设有固定杆,所述排水槽的槽壁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杆勾持配合的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造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造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8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屋顶结构
- 下一篇:育苗用诱虫杀虫一体式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