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924694.0 | 申请日: | 2022-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市骏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F3/00 | 分类号: | H05F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旭鼎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6 | 代理人: | 杨春燕 |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涤纶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涉及涤纶布技术领域,包括涤纶布本体,所述涤纶布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导电金属的内侧套接有绝缘管,且绝缘管的内部开设有去静电腔,所述去静电腔的内部设置有锡纸球。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金属、锡纸球、绝缘管和去静电腔,实现对静电的去除,高效且实用;通过放置腔、魔术贴和粘附层,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对去静电部件的拆装,从而不影响涤纶布本体的洗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商品名为涤纶,最早由英国于1941年研制成功。
根据专利号为CN2161533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记载了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所述涤纶布本体内外两侧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附着在涤纶布本体内外两侧位置,所述涤纶布本体主要由上层涤纶布、布隔热层和下层涤纶布组成,所述上层涤纶布位于涤纶布本体上侧位置,所述下层涤纶布位于涤纶布本体底端位置,所述隔热层位于上层涤纶布和下层涤纶布之间位置,所述上层涤纶布、隔热层和下层涤纶布之间通过粘合胶相互粘贴;本实用新型隔热层是由隔热纤维材料纺织而成,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能够减少涤纶布本体两侧温度相互影响,防霉层通过防霉涂料喷涂在下层涤纶布内侧凝固而成,使得下层涤纶布内侧具有防霉的特性。
上述专利采用的方案是通过设置防静电层来实现对涤纶布的防静电效果,而防静电层是通过防静电涂料构成,因此防静电层在涤纶布日常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也就是会导致防静电层逐渐失效,耐久性不强,更进一步的说,涤纶布的洗涤也会加速防静电层的磨损,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静电型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所述涤纶布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导电金属的内侧套接有绝缘管,且绝缘管的内部开设有去静电腔,所述去静电腔的内部设置有锡纸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静电的去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腔的内壁顶端设置有魔术贴,且放置腔的内壁底端设置有粘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放置腔的打开与闭合效果,便于去静电部件的取出与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魔术贴与粘附层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放置腔能够打开与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金属的端部与绝缘管的内壁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电金属与绝缘管可以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金属对称设置在绝缘管的两端,且两组所述导电金属均与绝缘管内壁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带静电的高效导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金属、锡纸球、绝缘管和去静电腔,涤纶布本体产生的静电会通过导电金属传递至去静电腔中,当锡纸球接触到静电后会朝绝缘管另一端移动,当锡纸球与另一端导电金属接触后又会被静电力驱使返程移动,往复循环,锡纸球将静电以动能的方式进行消耗,从而最终实现对静电的去除,高效且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市骏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市骏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4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