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20608.9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8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彬;方晨;刘志辉;蒋立凤;陈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9/28;B65H75/24;B65H75/28;B65H23/2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 |
地址: | 5506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opp 穿膜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涉及穿膜杆机构技术领域,解决了BOPP膜使用中会发生跳动而产生褶皱问题。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对向滑动设置有副底座,副底座和下底座阵列设置有螺栓固定孔位,下底座和副底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矩形条状结构的下连接架,下底座顶部的下连接架垂直滑动套装有第一上支架,下连接架阵列设置有螺栓孔位与第一上支架螺栓固定连接,第一上支架顶部水平转动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上部转动有第一连接环,副底座顶部的下连接架套装有第二上支架。本实用外固定杆向外扩展调整,适应不同直径的BOPP膜中心卷筒,使BOPP膜使用转动时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膜杆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
背景技术
BOPP膜是将高分子聚丙烯的熔体在拉伸机进行拉伸制成的薄膜,BOPP膜广泛应用于面包、衣服、鞋袜以及香烟、书籍的封面包装,BOPP膜涂布不干胶后可生产封箱胶带,封箱胶带是BOPP膜用量较大的市场。
基于上述,BOPP膜通过中心的圆管形的卷筒进行贯穿固定,现有的设备通过固定直径的圆管进行贯穿BOPP膜的卷筒进行固定,但是会存在空隙,导致BOPP膜使用中会发生一定的跳动,导致BOPP膜传递过程波动出现褶皱,不利后续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通过外固定杆向外扩展贴合BOPP膜中心卷筒,BOPP膜固定的更加牢固,避免在转动过程的跳动。
本实用新型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BOPP膜的穿膜杆机构,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对向滑动设置有副底座,副底座和下底座为L形结构,副底座和下底座阵列设置有螺栓固定孔位,下底座和副底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矩形条状结构的下连接架,下底座顶部的下连接架垂直滑动套装有第一上支架,下连接架阵列设置有螺栓孔位与第一上支架螺栓固定连接,第一上支架顶部水平转动连接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副底座顶部的下连接架垂直滑动套装有第二上支架,第二上支架和下连接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上支架顶端设置的凹槽与第二连接环下端凸块滑插;所述下底座上部设置有内固定杆,内固定杆为圆管结构,内固定杆尾端螺接有内连接杆,内连接杆尾端螺接有第一延长杆,内连接杆和第一延长杆尾端均可以与第二连接环贯穿转动连接,内连接杆和第一延长杆外径同宽,内连接杆和内固定杆中部均转动套装有套环,套环外部环绕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与外固定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内连接杆转动,内连接杆和内固定杆间距缩短,支撑杆支撑外固定杆向外扩展,内固定杆首端与第一连接环嵌套转动连接,内连接杆尾端贯穿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与内连接杆通过螺丝紧固;所述下底座前部设置有穿膜杆,穿膜杆尾端螺接有第二延长杆,第二延长杆和穿膜杆外径同宽,穿膜杆首端和第二延长杆均转动连接有上固定条,上固定条下部滑动套装有第一固定架,上固定条侧面阵列设置有螺栓孔,上固定条侧面螺栓孔与第一固定架螺栓固定,穿膜杆为水平方向设置,穿膜杆首端和第二延长杆尾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上固定条顶部均垂直阵列设置有第二延长杆的安装孔位,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下端均与下底座和副底座设置的凹槽嵌入连接,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螺丝与下底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外固定杆固定在BOPP膜中心卷筒的内部,外固定杆向外扩展调整宽度,适应不同直径的BOPP膜中心卷筒,使BOPP膜使用转动时更加牢固,避免跳动,出料更加顺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下底座和副底座的间距,第一延长杆和第二延长杆进行延长长度,适应不同宽度的BOPP膜,提升机构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底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0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切断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废旧汽车锂电池回收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