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05453.1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2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兰;赵兴旺;李飞强;方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H01M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消音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的一端为气体入口(20)、另一端为气体出口(30),所述穿孔管(10)的第一区域表面沿径向方向开设有微穿孔(101)、第二区域表面沿径向方向开设有共振腔孔(102);
外筒体(60),所述外筒体(60)设置于所述穿孔管(10)的外周,且所述外筒体(60)的内侧与所述穿孔管(10)的外侧之间形成封闭腔;
隔板(80),所述隔板(80)设置于所述穿孔管(10)与所述外筒体(60)之间,并将所述微穿孔(101)与所述共振腔孔(102)隔离开;
所述穿孔管(10)的第一区域外表面、外筒体(60)和所述隔板(80)形成微穿孔区域(90),所述穿孔管(10)的第二区域外表面、外筒体(60)和所述隔板(80)形成共振腔区域(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101)所在的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外筒体(60)的下方开设排水口(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60)呈圆台状,靠近所述气体入口(20)一端的直径小于靠近所述气体出口(30)一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盖(40)和后端盖(50),所述前端盖(40)设置于所述穿孔管(10)位于气体入口(20)一端,后端盖(50)设置于所述穿孔管(10)位于气体出口(30)一端,所述外筒体(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盖(40)和所述后端盖(50)密封连接,所述穿孔管(10)、外筒体(60)、前端盖(40)和后端盖(50)之间形成封闭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101)直径小于1mm,穿孔率小于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孔(102)直径大于2mm,穿孔率为10%-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共振腔区域(100)的共振频率表达式:
式一
式一中,为声速,为小孔截面积,为密闭空腔容积,,为小孔长度,为修正值,当圆孔直径为时,为小孔有效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板声阻抗理论模型,其相对声阻抗率的表达式为:
式二
式二中,表示相对声阻率,表示相对声抗率,
式三
式四
式三和式四中, 为微穿孔(101)直径,为穿孔率,为微穿孔(101)深度,为空气运动粘度系数,微穿孔板常数,为入射波频率,
空腔的声阻抗率为:
式五
式五中,为空腔深度;
结合式一至式五,可得到微穿孔结构的相对声阻抗率为:
式六
根据马大猷院士提出的经典微穿孔板理论,可得到微穿孔区域(90)的吸声系数为:
式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发生共振时,微穿孔区域(90)吸声结构声抗为0,此时最大吸声系数为:
式八
吸收峰共振频率满足以下方程:
式九
吸声系数为最大吸声系数的一半时的频率满足以下方程:
式十。
10.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消音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054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密肋叠合楼板
- 下一篇:一种茶叶高温热风杀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