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卷钛棒端部焊接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99240.2 | 申请日: | 202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0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恩虎;谢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佳胜钛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航 |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卷钛棒端部 焊接 辅助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盘卷钛棒端部焊接辅助装置,包括焊接平台,在焊接平台上间距且平行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分别将互相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依次固定,并将该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轴向定距对应。该焊接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将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的端头轴向对应固定,并保留一定的焊接间距,在该状态下可进行顺利的焊接操作。其避免了盘卷钛棒因较大的盘卷应力而造成待焊接的盘卷钛棒难于顺利对应的问题,提高了盘卷钛棒端部焊接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避免较大的盘卷应力对操作人员造成的机械损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盘卷钛棒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卷钛棒端部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盘卷钛棒是通过将海绵钛原料熔炼、轧制成较小外径(约20mm及以下)的钛棒产品,因其直径较小,导致其长度过长,通常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在轧制过程中会通过盘卷盘将其盘卷成多圈盘卷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结构)。该盘卷钛棒在后续通常通过拉丝机经过多次拉丝操作而拉制成外径小于1mm的钛丝产品。
由于在轧制过程中通常会轧制成多盘分离的盘卷钛棒,便于打包、运输等操作,每盘的盘卷钛棒拉制成型的钛丝则具有额定的成品长度,通常为了再次增加成品钛丝的整体长度,在拉丝操作之前会将多盘的盘卷钛棒焊接连接,进而延长盘卷钛棒的整体长度,并最终形成具有更大长度的成品钛丝。
目前在进行分离的两盘盘卷钛棒焊接时,是将两者的钛棒端部的端头进行焊接连接,而在焊接时由于盘卷钛棒具有较大的盘卷应力(说明书附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在驱动盘卷钛棒端头的过程中,该盘卷应力会使得钛棒端部存在较大的空间晃动,因此,难于将两者的端头进行准确的轴向对应以及后续的精确焊接,同时在驱动钛棒端部对应的过程中,较大的卷曲应力产生的空间晃动对操作人员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盘卷钛棒端部焊接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将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的端头轴向对应固定,并保留一定的焊接间距,在该状态下可进行顺利的焊接操作,提高了盘卷钛棒端部焊接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避免较大的盘卷应力对操作人员造成的机械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盘卷钛棒端部焊接辅助装置,包括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接平台上间距且平行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分别将互相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依次固定,并将该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轴向定距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体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焊接平台上一侧且具有弧形穿孔的固定块,并且所述固定块以所述弧形穿孔的水平中线分割为上下铰接的对半结构,其内开设有随所述盘卷钛棒端部的盘卷弯曲方向的弧形穿孔,在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体一侧上设置有将穿设的所述盘卷钛棒端部定位的固定部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为从所述固定块顶面穿设至所述弧形穿孔内且与盘卷钛棒端部周面接触的定位螺杆。
优选的,所述弧形穿孔从所述固定块外侧至定位螺杆方向分割为穿设腔和定位腔,所述定位腔与所述固定块侧壁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穿设腔以其与定位腔相接处朝向其外端口方向内径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定位腔整段内径相等且接近于所述盘卷钛棒端部的外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该焊接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将分离的两个盘卷钛棒端部的端头轴向对应固定,并保留一定的焊接间距,在该状态下可进行顺利的焊接操作。其避免了盘卷钛棒因较大的盘卷应力而造成待焊接的盘卷钛棒难于顺利对应的问题,提高了盘卷钛棒端部焊接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避免较大的盘卷应力对操作人员造成的机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盘卷钛棒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盘卷钛棒端部焊接时的盘卷应力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佳胜钛业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佳胜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99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