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物液路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88348.1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原;王丽;陈长;孟云;胡文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物液路 温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物液路温控系统,包括底物试剂瓶,所述底物试剂瓶依次连接有底物液路管路、温控组件、温控传感器、电磁阀、注液针和回流管路,所述底物液路管路一端连接有柱塞泵,另一端依次连接温控组件、温控传感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注液针,所述电磁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底物试剂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电磁阀进行不同温度底物液的分流,底物液温度未达到要求温度值时,液体不停做循环加热操作,保证了在连续检测样本的过程中,每次通过电磁阀从注液针释放的液体都是符合标准要求温度的底物液,从而避免因底物液温差而造成的检测结果偏差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液路,具体是一种底物液路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包含两个部分: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与免疫反应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催化和氧化剂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的中间体回到稳定基态的同时发射光子(hM),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的激发中间体)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均为化学发光免疫分子)上,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在完成样本、试剂加注、反应温育及清洗分离后,反应容器会被放置在测光室中进行化学发光反应与分析。底物是与清洗分离后剩余中间体发生反应释放光信号,由此可见底物是影响发光值检测的重要因素。一般底物运输储存需要放置在2~8℃的条件下,使用时需要底物恢复室温。温度影响底物,进而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多个样本连续测试时,容易出现发光值偏差的问题,经检查发现是因为底物连续使用,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数值,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物液路温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物液路温控系统,包括底物试剂瓶,所述底物试剂瓶依次连接有底物液路管路、温控组件、温控传感器、电磁阀、注液针和回流管路,所述底物液路管路一端连接有柱塞泵,另一端依次连接温控组件、温控传感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注液针,所述电磁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底物试剂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主控制器和加热棒,所述主控制器与加热棒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制器与温控传感器、柱塞泵、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物试剂瓶包括进气口、底物液路管口和回流管口,所述底物液路管口连接底物液路管路输出端,所述回流管口连接回流管路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电磁阀进行不同温度底物液的分流,底物液温度未达到要求温度值时,液体不停做循环加热操作,即使是刚拿出来的保温箱存储的底物液也可以放入仪器内,在仪器开机初始化预热状态,就可以快速加热底物液,使底物进入设定的恒温状态,保证了连续检测样本的过程中,每次通过电磁阀从注液针释放的液体都是符合标准要求温度的底物,避免因底物液温差而造成的检测结果偏差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中:1-底物试剂瓶、2-底物液路管路、3-温控组件、4-温控传感器、5-电磁阀、6-注液针、7-回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8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