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74522.7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0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铮;董金佳;冯章杰;沈雨春;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齿轮 转向 体式 壳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大盘、下壳体,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的顶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腔体内安装有涡轮和传感单元,涡轮和传感单元之间采用大盘隔开,涡轮位于齿条安装位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涡轮布置在齿条安装位置的上方,与传感单元位于同一腔体,可减少一个腔体的机加工工序,同时纵向空间更为紧凑,方便进行整车布置。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大盘,取消了伺服盖、调整螺母和锁紧螺母三个零件,成本更低,更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相比管柱助力式转向机,单小齿轮式转向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助力,且对于空间布置更加友好。
参见图1,常规的单小齿轮式转向机中,涡轮1和传感单元2位于壳体的两端,涡轮1和下轴承3通过锁紧螺母4和调整螺母5进行轴向限位。在常规结构中,涡轮1和伺服电机位于齿条安装位置10的下方,需要的布置空间较大,尤其是对于齿条下方空间较小的汽车,布置难度很大。此外,由于涡轮1和传感单元2从两侧安装进壳体,需要的安装空间也更大,安装过程较为繁琐。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空间更紧凑、安装更方便的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间更紧凑、安装更方便的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小齿轮转向机的分体式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大盘、下壳体,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的顶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腔体内安装有涡轮和传感单元,涡轮和传感单元之间采用大盘隔开,涡轮位于齿条安装位置的上方。
所述的上壳体、大盘、下壳体之间由螺栓穿过法兰固定。
所述的上壳体与大盘之间、大盘与下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上壳体的侧面设有凸台,凸台中心设有与腔体联通的线束接插件安装孔,上壳体的顶部设有保护套接口。
所述的上壳体的底部外圆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一。
所述的大盘为圆台结构,圆周上均布有加强筋。
所述的大盘的底部中央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有挡肩,大盘与齿轮之间设有上轴承,上轴承与圆形通孔过盈配合,挡肩抵住上轴承的上表面,上轴承与齿轮过盈配合。
所述的下壳体内从上至下设有涡轮孔、转向齿轮孔,涡轮孔的侧面设有蜗杆孔,转向齿轮孔的侧面设有压块孔。
所述的涡轮孔内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二。
所述的转向齿轮孔内安装有齿轮,下壳体与齿轮之间设有下轴承,下轴承与下壳体过盈配合,下轴承与齿轮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涡轮布置在齿条安装位置的上方,与传感单元位于同一腔体,可减少一个腔体的机加工工序,同时纵向空间更为紧凑,方便进行整车布置。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大盘,取消了伺服盖、调整螺母和锁紧螺母三个零件,成本更低,更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盘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74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精准分切的取板装置
- 下一篇:包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