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绞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6098.3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鞠鹏;陈鼎彪;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李迟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金绞线机构,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包括绞合部、退火部,绞合部包括进线网板、绞线模具、绞弓、主轴、第一引轮、第二引轮、放线架、退火部;主线的前端自主进线口穿过进线网板,副线的前端自副进线口穿过进线网板,主线和副线的前端分别自该汇聚孔穿过绞线模具,主线和副线自绞线模具汇聚并出线后经第一引轮引线至绞弓上,并依次穿过绞弓上的穿线环,主线和副线在绞弓上穿过最后一个穿线环后,经第二引轮引线至放线架上,放线架对经过绞弓转动使主线和多个副线打扭形成的绞合线进行收卷,且放线架放卷后使绞合线经退火部进行退火处理。本申请能够避免绞合后的合金导体出现内引力使导体打扭,并提升绞合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合金绞线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合金绞线打扭所采用的管式绞线机,其工作原理为放线部分盘具旋转最终将7根或19根绞合在一起合成绞线,具体的,如图2所示,主轴1a旋转带动第一放线篮2a和第二放线篮3a围绕主轴1a保持水平位的旋转,主轴1a旋转带动第一放线篮2a和第二放线篮3a的同时带动引取轮5a可调速的旋转,从而使主轴1a中的7根芯线加第一放线篮2a的6根副线以及第二放线篮3a的6根副线,合计19根合金线打扭后穿过模具4a再经过引取轮5a,最后由卷线盘6a收卷得到绞合成有一定退扭的绞线。该种管式绞线机绞高强度合金是能避免导体打扭,但存在以下问题:高强度合金线的拉力和伸长率不能得到保证,经过紧压模具后单丝的变化无规律造成绞合导体的拉力和伸长率不稳定;同时,由于管式绞线机构造的原因,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经统计计算发现7根绞线最高产能为8公斤/天,19根绞线最高产能为12公斤/天。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绞线机构,在提高生产效率前提下,对绞线的打扭、抗拉强度实现提升,以及提高伸长率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绞线机构,包括绞合部、退火部,所述绞合部包括进线网板、绞线模具、绞弓、主轴、第一引轮、第二引轮、放线架、退火部;
所述进线网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主进线口,所述主进线口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副进线口,所述绞线模具上设置有一个汇聚孔,所述绞弓上设置有若干个穿线环,所述主轴驱动连接于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绞弓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并由所述主轴带动沿着垂直于所述绞线模具的出线方向转动;
主线的前端自所述主进线口穿过所述进线网板,多个副线的前端分别自所述副进线口穿过所述进线网板,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的前端分别自该汇聚孔穿过所述绞线模具,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自所述绞线模具汇聚并出线后经所述第一引轮引线至所述绞弓上,并依次穿过所述绞弓上的所述穿线环,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在所述绞弓上穿过最后一个所述穿线环后,经所述第二引轮引线至所述放线架上,所述放线架对经过所述绞弓转动使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打扭形成的绞合线进行收卷,且所述放线架放卷后使所述绞合线经所述退火部进行退火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退火部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架、退火管组件、冷却组件、收线盘,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的前端在所述绞弓上穿过最后一个所述穿线环后,经所述第二引轮引线至放线架上进行收卷,收卷完成后的所述放线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放线架放卷后使所述绞合线经过所述退火管组件进行退火,退火完成后经过所述冷却组件冷却,冷却完成后经过所述收线盘收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轮上设置有第一引线孔,且该第一引线孔设置于所述绞弓的转动中心线上,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的前端自所述绞线模具出线后,经所述第一引线孔引线至所述绞弓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引轮上设置有第二引线孔,且该第二引线孔设置于所述绞弓的转动中心线上,所述主线和多个所述副线的前端在所述绞弓上穿过最后一个所述穿线环后,经所述第二引线孔引线至所述退火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驱动件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副进线口均布于所述主进线口的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6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施工用划线车
- 下一篇:一种保证送料稳定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