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3852.8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磊;毛炜;陆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许云慧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所述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包括形成为板体的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组相对的侧面上的安装部;其中,所述本体部上贯通形成有多个轻量化槽,所述本体部的内端面上向内延伸形成有多条凸起的加强筋;所述安装部上贯穿形成有沿所述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模组端板需保证稳定的结构,容易造成整体重量较重等问题,实现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要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零部件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稳步发展,动力电池系统成为目前热门研究装置,电池系统PACK(Pack的意思就是包装,电池pack指的就是组合电池,也就是动力电池的包装、封装或者装配过程)研究更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动力电池系统的轻量化问题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性能;增强驾驶体验;降低耗电量的关键问题,也成为PACK工程师想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模组端板一般起到电芯之间的连接固定和相邻模组之间的固定作用,基于此,不仅模组端板往往结构较为结实,导致其重量较重,同时,在连接时往往也需要通过增加额外的连接件来进行连接,进而容易进一步增加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
因此,为了在有效保证动力电池系统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其重量,实现轻量化效果,对电池模组的板件部分进行改进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模组端板需保证稳定的结构,容易造成整体重量较重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效果的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所述基于电池模组的端板包括形成为板体的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组相对的侧面上的安装部;其中,
所述本体部上贯通形成有多个轻量化槽,所述本体部的内端面上向内延伸形成有多条凸起的加强筋;
所述安装部上贯穿形成有沿所述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两根分别对应设置于其中一个侧面上的安装柱,且所述安装柱的外端面与所述本体部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柱的内端面凸出所述本体部的内端面设置;
每根所述安装柱上各自对应形成有一个所述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中与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侧面相邻的侧面上向内延伸形成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挡板、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加强筋配合在所述本体部中分隔形成有多个矩形的容纳槽,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中贯通形成有所述轻量化槽。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至少包括与所述挡板平行,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主筋;
所述主筋将所述本体部分隔形成为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且所述第一半部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半部的面积;
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半部的副筋,至少一根所述副筋凸出所述本体部的距离小于所述主筋凸出所述本体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部上形成有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半部的面积的2/3的所述轻量化槽;
所述第二半部上的所述容纳槽中形成有所述轻量化槽和线束卡扣孔。
优选地,至少部分相邻的两根副筋的交点处贯通形成有安装孔。
优选地,每块所述挡板上各自形成有定位销或定位孔,且相邻的两块本体部上的定位销和定位孔可对应插接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端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卡接电池模组的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3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开安全卡扣机构及收获机
- 下一篇:一种推拉式割台张紧调整机构及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