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半自动弹丸收集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51342.7 | 申请日: | 2022-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侯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潘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尤立凤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半自动 弹丸 收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半自动弹丸收集机构,包括抛丸机主体,抛丸机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抛丸器,抛丸机主体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过筛组件和收集组件。上述方案中,设置过筛组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在转动时,从而能够节省操作人员人工筛分废屑和弹丸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设置收集组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端进行转动,使得转动端在转动时,其表面所套接的固定端能够同时转动,因此螺纹杆能够跟随固定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以带动刮板对废屑进行扫动,通过抛丸机主体左侧的出料口排出,并落入收集箱中,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机半自动弹丸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高速弹丸对铸件表面进行清理或强化的设备,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抛丸机都是通过抛丸器将弹丸射出以对铸件表面进行加工,在对铸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屑,并且抛丸机目前只设置有单个出料口,因此弹丸与废屑会从出料口一同排出并被收集机构混合收集,但废屑会随着弹丸重新进入抛丸机中,并对其出口造成堵塞,从而会影响到抛丸器的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抛丸机半自动弹丸收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废屑会与弹丸会被混合收集而影响抛丸器运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半自动弹丸收集机构,包括抛丸机主体,所述抛丸机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抛丸器,所述抛丸机主体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过筛组件和收集组件,所述抛丸机主体的侧面活动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磁吸块,所述抛丸机主体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箱。
其中,所述过筛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盛放盒,所述盛放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筛板,所述盛放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端。
其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端,所述转动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表面与抛丸机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表面与抛丸机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表面与抛丸机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表面与抛丸机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底面与抛丸机主体内部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大小与转动端的大小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设置收集组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端进行转动,使得转动端在转动时,其表面所套接的固定端能够同时转动,因此螺纹杆能够跟随固定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以带动刮板对废屑进行扫动,通过抛丸机主体左侧的出料口排出,并落入收集箱中,方便操作人员对弹丸进行统一收集,以实现半自动化收集弹丸的功能,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便捷性的效果;设置过筛组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固定环表面所连接的盛放盒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持续翻转,因此废屑在翻转的过程中会透过过筛板表面所开设的孔洞下落至抛丸机主体内部的底面,从而能够节省操作人员人工筛分废屑和弹丸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立体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筛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潘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潘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1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结构、车身结构总成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抗压强度较强的圆柱轴承铜保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