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智能发光格栅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37301.2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1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森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楷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B60Q1/02;F21S41/40;F21S45/47;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邹丹露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发光 格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发光格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依次排列有多个出光区域,每个所述出光区域对应设有容置在壳体内的出光组件;出光组件,每一所述出光组件均包括朝向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发生部、导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出光部正对并匹配所述出光区域,所述导光部和光源发生部关于出光区域布置有多个;遮光罩,所述遮光罩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遮光罩分隔出光组件并允许出光部露置于出光区域内;主控板,固定于壳体内部,且所述主控板与多个出光组件形成控制连接,提高出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发光格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格栅美学设计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主机厂占领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格栅灯作为汽车外饰光源,仅能实现简单的发光效果,单条发光,只能达到迎宾和简单的场景应用,该种格栅灯通常使用大功率LED,在散热方面比较困难,并且格栅灯通常需要大量LED一同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光强度与效果,而大量LED密闭排布对散热要求高,导致散热效果难以实现;
其次,由于格栅灯需布置多个灯体,因此对相邻的灯体的隔光效果也有一定要求,否则相邻光源相互干扰产生窜光现象,而无法保证预期的光效,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格栅灯中直接将多个灯体或灯带直接设置在格栅壳体上,而无独立设置的隔光结构,采用调大发光区域之间的间距来保证光效,现有技术中的PC面罩覆膜镭雕工艺虽然可以改善窜光问题,但亮度却无法保证,无法做到小间距实现分组点亮且无窜光;
另外的,格栅灯总成庞大,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内部零件的固定与先后装配顺序十分困难,阵列式高落差的发光光源布置固定困难,电路布置走线多,空间不足,多板连接固定困难,安装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发光格栅,提高出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智能发光格栅,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依次排列有多个出光区域,每个所述出光区域对应设有容置在壳体内的出光组件;
出光组件,每一所述出光组件均包括朝向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发生部、导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出光部正对并匹配所述出光区域,所述导光部和光源发生部关于出光区域布置有多个;
遮光罩,所述遮光罩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遮光罩分隔出光组件并允许出光部露置于出光区域内;
主控板,固定于壳体内部,且所述主控板与多个出光组件形成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面罩,所述面罩上设有多个供光线通过的出光条,所述出光条与出光区域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光部与出光部一体设置并构成导光壁,所述遮光罩朝向出光区域设有用于供导光壁插入的凹座,所述导光壁通过凹座并置入在遮光罩背离出光区域的一侧,所述遮光罩背离出光区域的一侧还设有分隔所述导光壁的遮光壁。
进一步,所述壳体和出光区域呈圆弧曲面设置,且所述导光部与光源发生部关于圆弧曲面阶梯式排布。
进一步,多个所述出光区域的头部依次错开设置,多个所述出光区域的尾部依次错开设置,且多个所述出光区域在壳体上关于同一方向偏置。
进一步,所述出光区域内的多个光源发生部通过软质PCBA相互连接,所述软质PCBA 与主控板通过贴片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源发生部背离其出光面设有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面罩,所述底座的外周设有与其轮廓相配的灌胶槽,所述面罩的外周设有置入在装配槽内的置入边。
进一步,所述遮光罩背离出光面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与主控板热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7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液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聚能电陶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