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液套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33948.8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嘉琪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液套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注液套杯,包括杯体和底部,杯体围合有容腔,底部设置在杯体的一端上,以密封容腔的腔口,且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容腔和电池电芯的内部相通;其中,底部朝容腔设有凸台;凸台背向容腔形成有避让腔,避让腔具有开口并通过开口与电池电芯的内部相通;通孔位于凸台和杯体之间,使得在使用该电池注液套杯向电池注入电解液时,电池的极耳端可以伸入避让腔,以避免电解液污染电池的极耳端,以提高电池极耳的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注液套杯。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电池注液是重要的一道工序,电池注液是指向电池内部注射电解液,目前主要有两种电池注液方式,一种是分次注液,一种是一次注液。电池一次注液的时间短,且一次注液完成电池注液,电池的注液量精度较高,电池的一次注液较为受欢迎。电池在进行一次注液时,为缓解电池壳口位置的电解液容纳量,通常会使用注液套杯进行电池注液。
然而,在进行电池注液时,现有注液套杯会因内部存积过多的电解液使得其通孔内的液位较高,导致电池的极耳容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电池的合格率和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电池在一次注液过程中容易污染极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注液套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电池注液套杯包括:
杯体和底部,所述杯体围合有容腔;所述底部设置在所述杯体的一端上,以密封所述容腔的腔口;且所述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腔和电池电芯的内部相通;
其中,所述底部朝所述容腔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背向所述容腔形成有避让腔,所述避让腔具有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与电池电芯的内部相通;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杯体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80mm。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凸台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通孔设置有至少2个,且各所述通孔环设于所述凸台的外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池注液套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并外露于所述底部,以与电池的滚槽台阶位相抵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并所述密封件部分外露于所述环形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件有20%~80%外露于所述环形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靠近所述杯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杯体呈中空的圆柱体或圆锥体结构,且所述杯体的外径小于电池的壳口。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杯体、所述底部和所述凸台一体成型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注液套杯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3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