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32911.3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1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磊;陈志;陈依芳;谢祥乐;黄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王培慧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栖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和水循环装置;所示养殖池内腔竖直设置有隔断,所示隔断的安装高度低于养殖池的池壁;所示隔断将养殖池的内腔分成排污区和养殖区,所示排污区内设置有过滤板,所示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区和出水口,所示进水区设置在养殖区的底部,所示出水口设置在排污区的底部;所示水循环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置在所述进水区内,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循环使用水资源进行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栖动物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
背景技术
由于底栖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向养殖池内注入水,以保证养殖池内的含氧量,并利用水流可以将养殖池内底栖动物产生的排泄物带走。然而不停的向养殖池内注入水,每一池的用水负担是极重的,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能够循环使用水资源进行养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和水循环装置;所示养殖池内腔竖直设置有隔断,所示隔断的安装高度低于养殖池的池壁;
所示隔断将养殖池的内腔分成排污区和养殖区,所示排污区内设置有过滤板,所示养殖池设置有进水区和出水口,所示进水区设置在养殖区的底部,所示出水口设置在排污区的底部;
所示水循环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循环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置在所述进水区内,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区包括养殖泥沙层和位于养殖泥沙层正下方的布水层,所述养殖泥沙层与布水层交界处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具有尺寸小于养殖泥沙层的泥沙最小尺寸的孔洞,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布水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装置还包括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出水端位于养殖泥沙层的填充泥沙的上方,所述冲洗管的出水端水平朝向隔断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管和进水管均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温控制器。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还包括遮阳板,所述遮阳板漂浮在养殖区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养殖池内增设隔断,使养殖池内腔分成排污区和养殖区,利用水循环装置的进水管向养殖区底部注水,使得产生自下而上的上升水流,从而将泥沙中的排泄物引至养殖区顶部,由于进水管的不断注水养殖区顶部的水会溢出,并携带排泄物进入到排污区,排污区利用过滤板将排泄物与水分离,然后水能够通过循环水管重新进入到进水管,进而实现水的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的无遮阳板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养殖池;11、隔断;12、排污区;121、过滤板;13、养殖区;131、养殖泥沙层;132、布水层;
2、水循环装置;21、进水管;22、循环水管;23、冲洗管;
3、格栅板;4、遮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底栖动物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和水循环装置2;所示养殖池1内腔竖直设置有隔断11,所示隔断11的安装高度低于养殖池1的池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2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LED镜柜
- 下一篇:一种回油风扇结构和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