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极型电路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30332.5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凡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56;H01H50/14;H01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极 电路 接触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名称是一种两极型电路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上安装有横向的驱动支架,驱动支架的两侧上面分别安装有活动轴,在活动轴的上面分别安装有导电的动触板,在每个动触板上面的壳体内分别安装有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操动驱动杆向上运行,驱动杆运行,带动驱动支架运行,驱动支架上的第一动触板使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电连接,驱动支架上的第二动触板使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电连接,这是电路的接通状态;操动驱动杆向下运行,则是电路的断开状态;具有安装在电路中更安全、操作方便、功耗低、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电路接触器。
背景技术
在直流电路中,按照电流的方向,有进线段(第一线段)和出线段(第二线段),使用时,进线段和出线段中间连接用电器(负载);现有技术中,在进线段或出线段中间安装有电路接触器(断路器),这样的设置一般就能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电路接触器有一个进线端子和一个出线端子,这样的电路接触器是单极电路接触器,用于电路的频繁接通与断开。
为了实现对电路的安全控制,需要在进线段和出线段同时分别安装一个单极电路接触器;同时接通这两个单极电路接触器,可以实现电路的接通;同时断开这两个单极电路接触器,可以实现电路的断开。这样的设置又具有操作不便、功耗高、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安装在电路中更安全、操作方便、功耗小、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两极型电路接触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极型电路接触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上安装有横向的驱动支架,驱动支架的两侧上面分别安装有活动轴,这两个活动轴分别是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在活动轴的上面分别安装有导电的动触板,这两个动触板分别是第一动触板和第二动触板,在活动轴和动触板的中间,分别安装有触头弹簧,在每个动触板上面的壳体内分别安装有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即,在第一动触板两侧上面的壳体上分别有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在第二动触板两侧上面的壳体上分别有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所述的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动触板和第一出线端子是一极,所述的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动触板和第二出线端子是另一极;
操动驱动杆向上运行,驱动杆运行,带动驱动支架运行,第一活动轴上面的第一动触板使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电连接;第二活动轴上面的第二动触板使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电连接,这是电路接通状态;
操动驱动杆向下运行,驱动杆运行,带动驱动支架运行,第一活动轴上面的第一动触板使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不是电连接;第二活动轴上面的第二动触板使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不是电连接,这是电路的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讲,还有两个辅助静触杆穿过壳体,这两个辅助静触杆分别是第一辅助静触杆和第二辅助静触杆,所述的驱动支架上还有一个导电片,这个导电片是辅助导电片;当驱动支架向上运行,第一辅助静触杆、导电片和第二辅助静触杆形成电路接通状态时,两个辅助静触杆、辅助导电片形成电接触;当驱动支架向下运行,第一辅助静触杆、导电片和第二辅助静触杆形成电路断开状态时,两个辅助静触杆、辅助导电片不形成电接触。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操动驱动杆向上运行时,所述的第二动触板接通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的时间提前于第一动触板接通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的时间。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操动驱动杆向下运行时,所述的第二动触板断开第二进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的时间落后于第一动触板断后第一进线端子和第一出线端子的时间。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壳体内还安装有线圈,所述的驱动杆下面连接有衔铁,所述的驱动杆上面具有铁芯,所述的衔铁固定在驱动杆上,还有复位弹簧安装在驱动杆周围、衔铁和铁芯之间,所述的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所述的衔铁带动驱动杆运行,实现电路的接通或电路的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凡,未经张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0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楼梯的装车作业安全防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