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污染土壤热激活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1738.0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82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社锋;李佳乐;张海涛;聂苗苗;李徐立;涂林彧;赵紫薇;张家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C1/00;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慧珺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污染 土壤 激活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热激活修复系统,包括热介质加热管道、加药管道和气相抽提管道,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埋设于待修复土壤中,其端部连接供热装置,用于对待修复土壤加热,所述加药管道垂直插入待修复土壤内,用于向待修复土壤内加入氧化药剂,所述气相抽提管道埋设于待修复土壤中,其端部连接气相抽提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向热介质加热管道中通入热介质对受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热激活,同时配合布置气相抽提管道进行气相抽提,使待修复土壤内部形成负压,大幅加快了药液的渗透作用,增强药剂的利用率,既节约成本,也缩短了治理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热激活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民的重视,其中土壤污染问题更是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已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异/同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异/同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土壤阻隔填埋技术,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多相抽提技术等,但存在如下问题:
(1)大部分现有土壤修复技术基本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工程应用。
(2)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土壤污染类型有很强的选择性,普适性差。例如在植物修复技术中,不同的超累积植物仅对土壤中某种特定的污染物质有富集作用,电动修复技术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因此为了适用不同种类的污染土壤,必须对症下药,采取最优解决方案。
(3)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一般反应速度慢,修复周期长,如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气曝法等技术修复周期很长,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4)部分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要求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其实也包括大量能源的消耗和二次污染,未充分考虑国家低碳要求,与绿色环保的理念相悖。
(5)部分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只能对土壤进行移位修复,修复成本高,经济性差。
总之,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局限性多,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大,故需要一种更加清洁环保,低碳高效的新型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热激活修复系统,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有机污染土壤热激活修复系统,包括热介质加热管道、加药管道和气相抽提管道,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埋设于待修复土壤中,其端部连接供热装置,用于对待修复土壤加热,所述加药管道垂直插入待修复土壤内,用于向待修复土壤内加入氧化药剂,所述气相抽提管道埋设于待修复土壤中,其端部连接气相抽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和气相抽提管道均为弧形结构,且热介质加热管道和气相抽提管道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有多个,各热介质加热管道平行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在竖直方向布置有多排,且上下相邻两排热介质加热管道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加热管道在竖直方向布置有四排,且四排热介质加热管道在纵截面上呈正六边形布置;所述加药管道有多个,各加药管道对应布置于最上一排热介质加热管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气相抽提管道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上下两排布置,下排气相抽提管道对应位于正六边形布置的热介质加热管道中心,上排气相抽提管道对应位于正六边形中最高处热介质加热管道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1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窗锁
- 下一篇:一种对生物多肽原料进行分离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