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皱针织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84133.5 | 申请日: | 202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国;叶明安;水根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林振兴 |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皱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编织有罗文组织,所述面料本体还通过编织所述罗文组织的前针床线圈形成第一附加罗文组织,以及通过编织所述罗文组织的后针床线圈形成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其中,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在所述面料本体的横截面上呈反向三角形结构设置。该抗皱针织面料,使得组织横截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布面更加平整,从而起到抗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抗皱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是指由横机编织而成的面料,这类面料通常不具有抗皱性能,制作成针织服装后,容易起皱,从而影响了消费体验,也降低了面料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皱效果的抗皱针织面料,该针织面料通过设置抗皱结构来实现抗皱效果,是一种新型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抗皱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编织有罗文组织、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所述第一附加罗文组织通过编织所述罗文组织的前针床线圈而形成,所述第二附加罗文组织通过编织所述罗文组织的后针床线圈而形成,其中,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在所述面料本体的横截面上呈反向三角形结构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罗文组织上形成附加的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并且巧妙利用这两个附加罗文组织与罗文组织编织的纱线形成类似三角形稳定结构组织,从而实现抗皱效果,而且两个呈反向设置的的三角形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抗皱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所述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在所述面料本体上的位置相对或相邻设置。可根据花型设置需求设置,设计更丰富。
作为优选,所述面料本体上的所述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所述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占所述面料本体的面积的一半以上。通过设置较多的附加罗文组织,达到理想的抗皱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罗文组织的前针床线圈的线径与所述罗文组织的后针床线圈的线径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抗皱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编织有罗文组织1、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第一附加罗文组织通过编织罗文组织的前针床线圈2而形成,第二附加罗文组织通过编织罗文组织的后针床线圈3而形成,其中,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在面料本体的横截面上呈反向三角形结构设置。
也就是说,面料本体上编织有罗文组织1,面料本体上还通过单独编织该罗文组织的前针床线圈2在面料本体的正面形成第一附加罗文组织,以及通过单独编织该罗文组织的后针床线圈3在面料本体的背面形成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其中,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的线圈与罗文组织的线圈配合在面料本体的横截面上呈反向三角形结构设置。并且,所呈现的三角形可根据单独编织区域的大小形成一个或多个三角形结构,当第一附加罗文组织和第二附加罗文组织在面料本体上相对设置时,就会形成如图1所示的截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84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训教育展示窗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出鸡功能的立体鸡禽养殖装置





